幼儿异食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56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幼儿异食癖可能由营养缺乏、心理行为异常、发育障碍、胃肠功能紊乱、铅中毒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表现评估。建议家长及时带幼儿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

1、营养缺乏

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导致幼儿出现异食行为。缺铁性贫血患儿常伴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可能因味觉异常而啃食泥土或冰块;锌缺乏可影响味蕾敏感度,促使幼儿吞食非食物物质。需通过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确诊,可遵医嘱补充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锌食物的摄入。

2、心理行为异常

缺乏关爱或家庭冲突可能引发幼儿通过异食行为寻求关注。表现为反复吞食纸张、头发等物品,常伴随咬指甲、揪头发等重复动作。建议家长增加陪伴时间,采用正向引导替代责骂,必要时需心理医生介入进行行为矫正治疗,如习惯逆转训练等干预措施。

3、发育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或智力发育迟缓患儿易出现异食癖,可能与感知觉异常相关。这类幼儿除异食外,多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刻板行为等表现。需由发育行为科医生评估,制定结构化教育计划,配合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异常行为。

4、胃肠功能紊乱

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病可能刺激消化道,导致幼儿啃食墙皮、灰土等。常伴腹痛、夜间磨牙、肛周瘙痒等症状。确诊需粪便虫卵检查,可遵医嘱服用阿苯达唑颗粒、磷酸哌嗪宝塔糖等驱虫药,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5、铅中毒

长期接触含铅涂料或污染环境可能导致铅中毒性异食癖。患儿可有嗜食油漆屑、电池壳等行为,伴随注意力不集中、牙龈铅线等特征。需检测血铅水平,重度中毒需使用依地酸钙钠注射液驱铅治疗,并彻底清除环境铅暴露源。

家长应定期监测幼儿生长发育指标,避免接触小件异物以防误吞。日常提供丰富多样的膳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均衡。对于持续存在的异食行为,需记录具体吞食物品、频率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详细病史。注意保持家庭环境温馨稳定,避免因过度关注异食行为反而强化该习惯,必要时寻求专业儿童心理科或发育行为科医生的系统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