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可通过电复律、药物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管消融术、心肺复苏等方式治疗。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通常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病、药物中毒、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电复律是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的首选急救措施,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室扑动,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室颤动。电复律前需确保患者处于麻醉或镇静状态,电极板位置通常选择前外侧或前后位。电复律后需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复发迹象。
药物治疗可作为电复律的辅助或替代方案。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等。胺碘酮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心室颤动,利多卡因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心律失常,硫酸镁适用于尖端扭转型室速。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变化。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适用于有猝死高风险的患者。该设备可自动识别并终止心室颤动,预防心源性猝死。植入手术需在导管室进行,术后需定期随访检查设备功能。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适应症包括既往有心室颤动发作、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严重下降等。
导管消融术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心室颤动,如起源于浦肯野纤维的触发活动。手术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异常电活动的起源点。术前需进行详细的心电生理检查定位靶点,术后需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导管消融术的成功率与心律失常的机制和起源部位有关。
心肺复苏是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时的基础生命支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早期除颤。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5-6厘米。人工呼吸与按压比例为2:30。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可提高存活率。心肺复苏需持续进行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心电图,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上应限制钠盐摄入,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按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病情和用药情况。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