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发病率指单位时间内新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例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血液暴露风险、医疗操作规范性、病毒基因型差异以及人群免疫水平。
1、血液传播不规范输血或使用血制品、静脉吸毒共用针具等血液暴露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我国自2015年实施血源核酸检测后经血传播风险已显著降低。
2、医源性感染重复使用医疗器械、侵入性操作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口腔诊疗、血液透析等环节需重点防范。
3、病毒特性丙肝病毒存在6种基因型,我国以1b和2a型为主,不同基因型致病性和地域分布差异会影响局部发病率。
4、筛查覆盖高危人群主动检测率不足导致隐性感染者成为传染源,加强静脉吸毒者、HIV感染者等重点人群筛查可有效控制传播。
建议定期进行丙肝抗体筛查,避免不必要的纹身穿刺等有创操作,医务人员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