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患中耳炎多年,耳朵时常发炎,同时伴随耳鸣现象,请问有何治疗方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中耳炎严重怎么治疗?

中耳炎严重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通常与感染、耳部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1、药物治疗:中耳炎严重时,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克林霉素胶囊300mg每日三次。同时可使用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三次,每次2-3滴,缓解耳部不适。

2、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的中耳炎,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包括鼓膜置管术,通过置入小管引流中耳积液;鼓室成形术,修复受损的鼓膜和中耳结构,改善听力。

3、感染控制:中耳炎严重时,需积极控制感染源。避免接触感冒患者,保持鼻腔通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细菌滋生。注意耳部卫生,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细菌进入中耳。

4、耳部护理:保持耳部干燥,避免进水。洗澡或游泳时使用耳塞保护耳道。避免使用棉签等物品清理耳道,防止损伤鼓膜。定期检查耳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5、生活习惯:调整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中耳炎症状。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耳部不适。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耳部健康。

中耳炎严重时,需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注意耳部护理和生活习惯调整。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增强免疫力;适量补充富含锌的食物如坚果、瘦肉,促进耳部健康恢复。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减少炎症反应。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增强体质,预防中耳炎复发。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感染: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内闷胀感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125mg/次,每日3次、头孢克洛干混悬剂20mg/kg/日,分2次服用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颗粒30mg/次,每日2次。

2、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中耳积液,表现为耳部不适、听力减退。可通过捏鼻鼓气法或咽鼓管吹张术改善功能,必要时使用鼻喷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侧鼻孔1喷,每日1次。

3、过敏:过敏反应可能引发中耳炎,表现为耳部瘙痒、分泌物增多。治疗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5ml/次,每日1次或局部使用抗过敏滴耳液。

4、鼻窦炎:鼻窦炎可能通过咽鼓管影响中耳,表现为鼻塞、流脓涕、耳部不适。可使用鼻喷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侧鼻孔1喷,每日1次或口服抗生素治疗。

5、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可能压迫咽鼓管,导致中耳积液,表现为打鼾、张口呼吸、听力下降。严重时需进行腺样体切除术或扁桃体切除术。

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减少上呼吸道感染风险。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是什么?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吉西他滨注射液等药物,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性制定。

1、紫杉醇:紫杉醇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解聚来阻止癌细胞分裂。常用剂量为175mg/m²,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紫杉醇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脱发和神经毒性。

2、顺铂:顺铂是一种铂类化疗药物,通过破坏DNA结构抑制癌细胞增殖。常用剂量为75-100mg/m²,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顺铂常与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使用,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和恶心呕吐。

3、吉西他滨:吉西他滨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通过干扰DNA合成抑制癌细胞生长。常用剂量为1000-1250mg/m²,每周静脉注射一次,连续3周后休息1周。吉西他滨可单独使用或与顺铂联合使用,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

4、培美曲塞:培美曲塞是一种抗代谢类药物,通过抑制叶酸代谢干扰癌细胞DNA合成。常用剂量为500mg/m²,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培美曲塞常与顺铂联合使用,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5、多西他赛:多西他赛是一种紫杉醇类化疗药物,通过稳定微管抑制癌细胞分裂。常用剂量为75mg/m²,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多西他赛可单独使用或与顺铂联合使用,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和液体潴留。

化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及时处理化疗副作用。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卡他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卡他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卡他性中耳炎通常由感染、过敏、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3次用于控制感染;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10mg,每日1次缓解过敏症状;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5mg,每日2次减轻炎症。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

2、物理治疗:咽鼓管吹张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增加咽鼓管通气量缓解中耳压力。患者可尝试捏鼻鼓气法,即捏住鼻子闭口鼓气,每日2-3次,每次持续5-10秒。热敷耳部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感。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鼓膜切开术通过在鼓膜上切开小口引流积液;鼓膜置管术在鼓膜上放置通气管,保持中耳通气。手术需由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后进行。

4、预防感染: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日1-2次,清除鼻腔分泌物。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减少过敏反应。

5、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对咽鼓管的刺激。保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或耳塞,减少对耳部的压力。

卡他性中耳炎的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咽鼓管的刺激。运动上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减少感染风险。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鼓膜穿孔中耳炎吃什么药?

鼓膜穿孔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和止痛药物进行治疗。鼓膜穿孔中耳炎可能与感染、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抗生素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和妥布霉素滴耳液是常用的抗生素滴耳液,每日2-3次,每次3-5滴,直接滴入耳道,有助于控制局部感染,减少炎症反应,促进鼓膜愈合。

2、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和克拉霉素片是常用的口服抗生素,每日2-3次,每次500mg,通过全身用药控制感染,防止炎症扩散,减轻中耳炎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3、止痛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双氯芬酸钠片是常用的止痛药物,每日2-3次,每次200-400mg,缓解耳痛和头痛,改善患者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4、抗炎药物:地塞米松片和泼尼松片是常用的抗炎药物,每日1-2次,每次5-10mg,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中耳炎症状,促进鼓膜愈合,改善听力下降。

5、营养支持:维生素C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是常用的营养支持药物,每日1-2次,每次100-200mg,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加快病情恢复。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和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和耳道进水,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疼痛 囊虫病 脑卒中 粉刺样痣 跟腱断裂 过敏性休克 弯曲菌肠炎 代谢性白内障 慢性甲状腺炎 疱疹性咽峡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