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关节科

患有髌骨关节炎能不能做手术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髌骨骨折后取钉是小手术吗?

髌骨骨折后取钉属于小手术范畴。该手术创伤较小、操作时间短,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术后恢复较快。

1、手术特点:

髌骨取钉术仅需切开原手术切口约2-3厘米,取出内固定物后缝合即可。术中不涉及骨骼修复或关节重建,平均耗时约30分钟,出血量一般少于50毫升。相比初次骨折复位手术,其操作难度和风险显著降低。

2、麻醉方式:

多数情况下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即可完成,避免了全身麻醉带来的心肺负担。部分敏感患者可配合静脉镇静,但无需气管插管等复杂麻醉管理。

3、术后恢复:

患者术后当天即可在支具保护下负重行走,伤口愈合约需7-10天。术后2周可恢复日常活动,1个月后能进行轻度运动锻炼。仅需定期换药,通常无需康复训练。

4、并发症风险: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局部血肿或取钉困难,但发生率不足3%。高龄或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切口护理,骨质疏松者需警惕取钉时发生二次骨折。

5、医疗条件:

该手术在二级医院骨科门诊手术室即可完成,无需特殊设备。但需术前拍摄X线确认骨折愈合情况及钉道位置,复杂病例需备有C型臂X光机辅助定位。

术后建议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拆线前避免剧烈活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可适量食用鱼虾、鸡蛋及猕猴桃等食物。恢复期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维持股四头肌力量,但应避免深蹲、跳跃等对髌骨冲击大的动作。术后3个月需复查评估骨骼愈合情况,期间出现关节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日常可佩戴护膝减轻关节压力,寒冷季节注意膝关节保暖。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髌骨粉碎性骨折多久能愈合?

髌骨粉碎性骨折愈合一般需要3-6个月,实际时间受到骨折严重程度、固定方式、康复训练、年龄及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1、骨折程度:

骨折块数量越多、移位越明显,愈合时间越长。轻微粉碎性骨折可能12周内愈合,严重者需6个月以上。骨折线累及关节面时,还需考虑软骨修复时间。

2、固定方法:

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通常需4-6周制动,髌骨爪固定可早期活动。手术固定稳定性越高,越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但需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

3、康复训练:

术后2周开始被动屈膝训练,4周后逐步增加主动活动。科学的康复计划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但过度训练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4、年龄因素:

儿童患者愈合较快,约8-10周可恢复。中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和代谢减缓,常需延长至4-5个月,且更易出现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5、营养支持:

每日需保证1.2-1.5克/公斤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蛋奶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建议维持在30-50ng/ml。

康复期间建议采用冷热交替疗法减轻肿胀,睡眠时保持膝关节伸直位。早期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股四头肌,6周后逐步加入静蹲练习。饮食注意控制热量避免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每周3次30分钟游泳有助于维持心肺功能。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6个月后仍未愈合需排查骨不连可能。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髌骨脱位手法复位有哪些步骤?

髌骨脱位手法复位主要包括评估脱位情况、放松肌肉、牵引复位、固定关节和复查确认五个步骤。

1、评估脱位:

医生需通过触诊和影像学检查确认髌骨脱位的方向和程度。完全脱位时髌骨多向外侧移位,可能伴有膝关节肿胀和剧烈疼痛。评估需排除合并骨折或韧带撕裂等复杂情况。

2、放松肌肉:

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20-30度。医生通过按摩和被动活动帮助放松股四头肌,必要时可使用肌肉松弛药物。肌肉紧张会增大复位阻力,增加软骨损伤风险。

3、牵引复位:

医生一手固定大腿远端,另一手握持小腿近端实施轴向牵引。待关节间隙增大后,用拇指将向外移位的髌骨向内侧推挤,听到弹响提示复位成功。操作需持续均匀用力避免暴力。

4、固定关节:

复位后立即用膝关节支具或石膏托固定于伸直位2-3周。固定可防止再脱位,促进关节囊修复。严重病例需配合铰链式支具进行渐进性活动度训练。

5、复查确认:

复位后需拍摄X线片确认髌骨位置,检查关节稳定性。反复脱位者应行MRI评估内侧髌股韧带损伤情况。后续建议进行股内侧肌强化训练,必要时考虑手术重建韧带。

复位后48小时内可冰敷减轻肿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固定期间避免负重行走,2周后开始直腿抬高训练。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闭链运动如靠墙静蹲,配合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日常需注意避免膝关节外翻姿势,女性患者建议减少高跟鞋穿着频率。营养方面可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软组织修复,超重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髌骨骨折膝盖一直肿大怎么办?

髌骨骨折后膝盖持续肿大可通过冰敷消肿、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通常与局部出血、炎症反应、关节积液、软组织损伤、康复不当等因素有关。

1、冰敷消肿:

骨折后48小时内冰敷能有效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肿胀。每次冰敷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注意避免冻伤皮肤。急性期过后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加压包扎:

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可限制关节内出血和渗出,减轻肿胀程度。包扎时需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如出现肢体麻木需立即松解。夜间睡眠时可适当放松绷带。

3、抬高患肢:

平卧时将患肢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促进淋巴回流。建议每天保持抬高姿势12小时以上,坐位时可用脚凳支撑,避免长时间下垂加重肿胀。

4、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开具七叶皂苷钠片改善微循环,地奥司明片减轻炎症反应,迈之灵片促进静脉回流。严重肿胀时可考虑关节腔穿刺抽液,但需严格无菌操作。

5、康复训练:

肿胀缓解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运动等训练,逐步增加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活动。早期避免负重行走,使用拐杖分散压力。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促进胶原合成,补充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加速组织修复。康复期间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跳跃、深蹲等冲击性动作。睡眠时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轻度屈曲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肿胀持续加重伴皮肤发亮、剧烈疼痛需及时排除深静脉血栓。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难道髌骨骨折一辈子就毁了吗?

髌骨骨折不会导致一辈子毁掉,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恢复良好功能。髌骨骨折的预后主要与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康复锻炼、年龄因素、并发症控制等因素有关。

1、骨折类型:

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常采用石膏固定4-6周即可愈合,远期影响较小。粉碎性骨折或合并韧带损伤的复杂骨折可能遗留膝关节僵硬风险,需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

2、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简单骨折,包括长腿石膏固定和渐进性负重训练。手术治疗多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或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早期需配合持续被动活动器锻炼防止关节粘连。

3、康复锻炼:

拆除固定后应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活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的水中步行训练和功率自行车锻炼能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

4、年龄因素:

青少年患者因骨骼重塑能力强,通常6-8周即可恢复运动功能。老年患者可能需3-6个月康复期,合并骨质疏松者需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5、并发症控制:

创伤性关节炎是最常见远期并发症,表现为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通过控制体重、避免剧烈跳跃运动、补充硫酸氨基葡萄糖等措施可延缓关节退化。

康复期间建议每日摄入1500毫克钙质和800单位维生素D促进骨骼愈合,可选择低脂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食物。三个月内避免深蹲、跪姿等动作,游泳和骑自行车是理想的中低强度运动方式。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年仍有关节功能障碍者可考虑关节镜下松解术。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腹泻 军团病 三房心 髌骨脱位 产力异常 肺错构瘤 鼓膜穿孔 毛发上皮瘤 复发性多软骨炎 皮下脂肪肉芽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