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低血压通常由体位改变、脱水、心脏疾病、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增加钠盐摄入至每日6-10克,分次饮用淡盐水;穿着医用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避免快速变换体位,起床时遵循"坐起30秒-站立30秒"原则。
2、物理治疗采用倾斜床训练,每日进行15-30度渐进式体位适应;腹式呼吸训练每天3组,每组10分钟;冷水擦浴刺激血管收缩,水温控制在20-25度。
3、药物治疗盐酸米多君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升压;氟氢可的松促进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屈昔多巴改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需监测卧位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4、手术治疗心脏起搏器适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针对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低血压。术后需长期随访血压及激素水平。
每日监测晨起和餐后血压,记录头晕发作诱因;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血管调节功能;高蛋白饮食配合维生素B族摄入有助于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