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主要有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急性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属于儿童常见肾脏疾病,需及时就医干预。
1、水肿水肿是小儿急性肾炎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多始于眼睑和颜面部,晨起时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蔓延至下肢及全身,按压后出现凹陷性水肿。水肿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严重时可伴有胸腔积液或腹水。家长需每日记录患儿体重变化,限制钠盐摄入。
2、血尿约半数患儿出现肉眼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管理。血尿持续1-2周后多转为镜下血尿,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有关。部分患儿可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家长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避免剧烈运动。
3、蛋白尿蛋白尿多为轻中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2克,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相关。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表现为眼睑浮肿加重、指甲床苍白。需定期检测尿常规,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
4、高血压约30%-50%患儿出现血压升高,与水钠潴留、肾素分泌异常有关。血压多为轻中度升高,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高血压脑病表现。需每日监测血压,限制液体摄入,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
5、肾功能异常部分患儿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血肌酐轻度升高,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尿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小儿急性肾炎患儿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变化,出现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
急性肾炎患儿恢复上学需满足尿常规正常、血压稳定、水肿消退、肾功能恢复及感染控制等指标。
1、尿常规正常:
患儿尿液中红细胞、蛋白需持续转阴至少2周,尿比重和酸碱度恢复正常范围。急性肾炎常见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损伤,尿液异常是疾病活动的直接标志。建议复查3次晨尿常规均无异常,避免剧烈运动后假性蛋白尿干扰判断。
2、血压稳定:
需连续7天血压监测值在儿童年龄对应正常范围内。急性肾炎常伴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血压波动可能诱发头痛或抽搐。居家监测应选择儿童专用袖带,测量前静坐15分钟,避免情绪紧张影响结果。
3、水肿消退:
眼睑及下肢凹陷性水肿完全消失,体重恢复至病前水平。水肿反映体内液体潴留程度,需结合24小时尿量评估学龄儿童应>800ml/日。恢复期仍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
4、肾功能恢复:
血肌酐和尿素氮值需降至同龄儿童参考值上限以下。急性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持续4-6周,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监测肾小管功能。学龄儿童肾小球滤过率应>90ml/min/1.73m²。
5、感染控制:
确认链球菌感染已彻底清除,咽拭子培养阴性或ASO抗体滴度下降。约30%患儿存在隐匿性感染灶,建议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返校前需评估扁桃体状况,反复感染者需耳鼻喉科会诊。
恢复上学后仍需保持充足休息,每日睡眠不少于10小时,避免体育课等剧烈活动3个月。饮食坚持低盐优质蛋白原则,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吸收蛋白,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ml。建议每月复查尿常规和血压,注意观察有无眼睑浮肿或尿色加深等复发征兆,冬季需加强呼吸道防护避免感染诱发疾病反复。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