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小孩发烧不出汗如何退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退烧了C-反应蛋白多久降?

退烧后C-反应蛋白的下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要数天至一周。C-反应蛋白的下降速度与感染类型、炎症程度、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急性感染控制后,C-反应蛋白水平会逐渐降低,但具体时间需结合临床情况评估。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其水平变化可反映体内炎症活动状态。退烧后仍需关注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确保炎症完全消退。

1、感染类型:细菌感染引起的C-反应蛋白升高,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通常3-5天内下降。病毒感染导致的C-反应蛋白升高,退烧后下降速度较快,可能1-2天内恢复正常。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C-反应蛋白升高,下降时间较长,需针对性治疗。

2、炎症程度:轻度炎症引起的C-反应蛋白升高,退烧后1-2天内可能恢复正常。中度炎症导致的C-反应蛋白升高,通常需要3-5天下降至正常范围。重度炎症引起的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恢复正常。

3、免疫状态:免疫功能正常者,C-反应蛋白下降速度较快,通常3-5天内恢复正常。免疫功能低下者,C-反应蛋白下降速度较慢,可能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免疫系统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持续波动,需结合原发病治疗。

4、伴随症状:退烧后仍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C-反应蛋白下降速度可能较慢,需进一步检查肺部情况。退烧后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持续升高,需排查消化道感染。退烧后伴有皮疹、关节痛等症状,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波动,需排除风湿性疾病。

5、检测时机:退烧后24小时内检测C-反应蛋白,可能仍处于较高水平,建议48小时后复查。退烧后3天检测C-反应蛋白,若水平明显下降,提示炎症控制良好。退烧后一周检测C-反应蛋白,若仍高于正常范围,需进一步排查慢性炎症或潜在疾病。

退烧后C-反应蛋白的监测需结合临床表现,建议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若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扁桃体化脓多少天退完?

扁桃体化脓通常需要7-10天退完,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退热药物、局部护理等。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片500mg每日一次,需遵医嘱使用,疗程一般为7-10天。

2、退热药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或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6-8小时一次,具体剂量需根据体重和年龄调整。

3、局部护理: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每日三次,或含碘喉片每日四次,有助于缓解咽痛和局部炎症。

4、饮食调理: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汤、果汁等,有助于减轻吞咽不适。

5、休息与隔离: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减少与他人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扁桃体化脓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热或过冷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间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幼儿急疹出疹子几天退?

幼儿急疹出疹子通常会在3-4天内自行消退。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高热和皮疹。皮疹通常在发热消退后出现,分布范围广泛,颜色为淡红色或粉红色,按压后可褪色。皮疹不会引起瘙痒或疼痛,也不会有脱屑或结痂现象。幼儿急疹的皮疹无需特殊治疗,只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若皮疹持续时间过长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持续高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在护理过程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以免影响散热。饮食上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泥等,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孩子的情绪安抚,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帮助孩子度过不适期。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烧退疹出的疹子几天消退?这个你必须知道?
烧退疹出的疹子通常会在3-5天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但需注意观察症状变化。烧退疹出,也称为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疹子通常在发热消退后出现,表现为红色斑丘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颈部,一般不伴有瘙痒或疼痛。疹子消退后不会留下疤痕或色素沉着。 1、病毒感染是烧退疹出的主要原因。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或7型HHV-7引起,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潜伏期约为5-15天。发热期通常持续3-5天,随后体温骤降,疹子开始出现。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疹子会在数天内自行消退。 2、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发热期间可给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剂量需根据体重计算。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疹子出现后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或药物,以免加重皮肤反应。 3、观察症状变化,警惕并发症。虽然幼儿急疹通常为良性过程,但需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食欲和活动情况。如出现持续高热、嗜睡、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严重感染或并发症的可能。 4、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有助于预防病毒感染。 烧退疹出的疹子通常会在3-5天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但需注意观察症状变化。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观察症状变化,警惕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增强免疫力。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一般胃肠炎发烧几天退?
胃肠炎引起的发烧通常会在3-5天内自行消退,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包括补液、退烧和调整饮食,同时需注意休息和避免刺激性食物。 1、胃肠炎发烧的原因主要与感染有关,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或寄生虫。这些病原体侵入胃肠道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病毒感染是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细菌感染则可能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引起。 2、退烧治疗可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干预。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浴、冰袋敷额头等,药物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遵医嘱使用。对于儿童和老年人,退烧药物需谨慎使用,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 3、补液是胃肠炎治疗的关键,尤其是腹泻和呕吐严重时。口服补液盐ORS是首选,可补充电解质和水分。若无法口服,需考虑静脉补液。补液量应根据脱水程度调整,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 4、饮食调整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急性期建议清淡饮食,如米汤、稀粥、蒸苹果等,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症状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5、休息对恢复至关重要。胃肠炎期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6、若发烧持续超过5天,或伴有严重腹痛、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并发症,如脱水、电解质紊乱或感染扩散,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胃肠炎引起的发烧通常会在3-5天内消退,但需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补液、退烧、饮食调整和休息是主要治疗手段,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肉瘤 皮肤痈 胆管狭窄 利什曼病 颅内压增高 前列腺囊肿 色素失调症 色素性青光眼 渗出性多形红斑 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