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输尿管下段结石怎样治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输尿管下段到膀胱有多远?

输尿管下段到膀胱的距离通常为3-5厘米。输尿管是连接肾脏与膀胱的肌性管道,其下段穿行于膀胱壁内形成输尿管壁内段,长度受个体差异、性别及膀胱充盈状态等因素影响。

成年男性输尿管下段平均长度约4厘米,女性略短约3厘米。这段距离在膀胱空虚时相对固定,但当膀胱充盈扩张时,输尿管壁内段可被拉长至5厘米左右。输尿管下段的解剖位置对泌尿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其斜行穿过膀胱壁的结构能有效防止尿液反流。

少数情况下,输尿管下段长度可能出现异常。先天性输尿管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该段过短,增加膀胱输尿管反流风险;盆腔手术或放疗后瘢痕形成可能使输尿管下段缩短;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在排尿时可能出现功能性缩短。这些情况可能引起尿频、尿急或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

维持输尿管下段正常功能需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长时间憋尿,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以预防结石形成。出现排尿疼痛、血尿或腰背部放射痛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或CT尿路造影检查明确输尿管状况。对于反复尿路感染或排尿异常者,建议进行尿动力学评估。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生殖系统

输尿管发炎的症状?

输尿管发炎的症状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疼痛以及血尿。输尿管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结石、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以及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因素引起。

1、尿频

尿频是输尿管发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每次尿量较少。患者可能感觉膀胱无法完全排空,频繁产生尿意。这种情况通常由细菌感染刺激输尿管黏膜导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轻尿频症状。避免憋尿和注意会阴部清洁可降低感染风险。

2、尿急

尿急表现为突然产生强烈排尿欲望,难以控制。输尿管发炎时,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导致膀胱过度敏感。患者可能伴随尿失禁情况,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穿着透气棉质内衣有助于减少局部刺激。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可减轻膀胱刺激症状。

3、尿痛

尿痛多表现为排尿时尿道灼热感或刺痛感,严重时可能放射至会阴部。炎症导致输尿管黏膜充血水肿,尿液通过时产生摩擦刺激。适当碱化尿液可缓解排尿不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辛辣食物和酸性饮料有助于减轻症状。

4、下腹部疼痛

下腹部疼痛通常位于耻骨上方或腰部两侧,呈钝痛或绞痛。炎症引起输尿管痉挛和局部组织水肿导致。热敷下腹部可缓解肌肉痉挛,但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剧烈疼痛伴随发热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5、血尿

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变红或呈洗肉水样,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增多。炎症损伤输尿管黏膜血管导致出血。肉眼血尿通常提示病情较重。保持卧床休息可减少活动性出血,记录血尿出现时间和特点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输尿管发炎患者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细菌和炎性物质排出。饮食宜清淡,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高盐高脂食物。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出现发热、腰痛加重或持续血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完善尿常规、尿培养及影像学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和磷霉素等。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定期复查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腓骨下段骨折康复锻炼?

腓骨下段骨折康复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分阶段进行,主要包括保护期关节活动度训练、愈合期渐进性负重训练、恢复期肌力强化训练三个阶段。康复过程中需结合冷热敷处理、辅助器具使用及营养支持。

1、保护期关节活动度训练

骨折后0-4周以石膏或支具固定为主,此阶段可进行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足趾屈伸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膝关节屈曲训练保持30度范围,配合踝泵运动促进淋巴回流。使用CPM机辅助训练时角度控制在20度以内,避免牵拉骨折端。疼痛控制在3分以下为安全阈值,冰敷每次15分钟可缓解肿胀。

2、愈合期渐进性负重训练

4-8周骨折线模糊后开始部分负重,初始承受10%体重压力,每周递增5%-10%。水中行走训练利用浮力减轻负荷,地面训练使用双拐过渡到单拐。平衡板训练从双足站立过渡到患侧单足站立,每次不超过2分钟。超声检查确认骨痂形成后,可进行脚踏车训练阻力设为1-2档。

3、恢复期肌力强化训练

8周后拆除外固定装置,进行抗阻训练提升腓骨长短肌功能。弹力带训练采用坐位足外翻抗阻,阻力从黄色过渡到红色级别。阶梯训练前缘高度不超过10厘米,单腿提踵从双腿辅助过渡到独立完成。本体感觉训练包括闭眼单腿站立、泡沫垫行走等,每次训练后热敷15分钟。

4、冷热敷处理

急性期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使用医用冰袋避免冻伤。亚急性期改为冷热交替敷,3分钟热敷与1分钟冷敷循环5次。慢性期训练前后采用石蜡疗法,温度维持在42-45度。热敷禁忌包括皮肤感觉异常、深静脉血栓等情况。

5、营养支持方案

每日补充1200mg钙质相当于500ml牛奶加100g豆腐,维生素D3摄入量不少于800IU。蛋白质按每公斤体重1.5g补充,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菠萝蛋白酶补充有助于血肿吸收,锌元素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戒烟戒酒避免血管收缩影响愈合。

康复全程需每周进行X线监测骨痂生长情况,训练强度以次日无持续疼痛为度。睡眠时保持患肢抬高15度,穿戴二级压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饮食增加猕猴桃、彩椒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钙吸收。出现异常肿胀或静息痛超过2小时应立即就医复查。建议配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仪使用,可提升骨愈合速度约30%。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输尿管恶性肿瘤早期症状?

输尿管恶性肿瘤早期可能出现无痛性血尿、腰部隐痛、排尿习惯改变、尿频尿急、体重下降等症状。输尿管恶性肿瘤属于泌尿系统肿瘤,早期症状较隐匿,主要有血尿、疼痛、排尿异常、全身症状、局部肿块等表现。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

1、血尿

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输尿管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尿液呈现洗肉水样或酱油色。血尿可能间歇性出现,容易让患者误以为是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而延误就诊。肿瘤表面血管破裂出血是导致血尿的主要原因,出血量通常与肿瘤大小无关。

2、疼痛

腰部隐痛或钝痛多为一侧性,疼痛程度较轻但持续存在。肿瘤阻塞输尿管可能导致肾积水,引起腰部胀痛。部分患者在血尿时可伴随排尿疼痛,这种疼痛多为烧灼感或刺痛感。

3、排尿异常

肿瘤刺激可导致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等梗阻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混浊或有腐败气味。

4、全身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肿瘤消耗和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等全身反应。

5、局部肿块

肿瘤较大时可在腹部触及包块,质地较硬且固定。肿块多位于患侧腰部或下腹部,伴有压痛。晚期可能出现同侧精索静脉曲张或下肢水肿等压迫症状。

输尿管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充足饮水,避免憋尿,减少腌制食品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超声、CT尿路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治疗、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输尿管扩张能自己恢复吗?

输尿管扩张能否自行恢复取决于病因和程度,轻度生理性扩张可能自行恢复,病理性扩张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输尿管轻度扩张常见于妊娠、大量饮水等生理情况,此时输尿管因暂时性压力增高而扩张,解除诱因后多可逐渐恢复正常。例如孕妇分娩后激素水平下降,输尿管压迫解除,扩张通常会在数周内消退。健康人群饮水过多导致尿流增快时,也可能出现短暂扩张,调整饮水量后即可恢复。

由泌尿系结石、肿瘤或先天性狭窄等病理因素引起的扩张,通常无法自愈。结石堵塞会导致近端输尿管持续性扩张,可能引发肾积水;肿瘤压迫会造成进行性管腔扩张,需手术解除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引起的功能性扩张,也需通过导尿或药物改善排尿功能。这类情况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肾功能不可逆损伤。

发现输尿管扩张应完善超声、CT尿路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观察排尿情况,避免憋尿和过量饮水。若伴随腰腹痛、血尿等症状,或复查显示扩张持续加重,须立即就诊泌尿外科,通过药物排石、支架置入或手术等方式解除梗阻,保护肾脏功能。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热门标签

鸡眼 扁骨盆 败血症 动脉瘤 青霉病 膀胱颈挛缩 骶髂关节炎 蝶窦恶性肿瘤 链球菌性咽炎 慢性颈淋巴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