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急诊科 > 急诊科

小儿拉肚子脱水的症状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家长如何正确判断小儿腹泻后是否脱水?

家长可通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尿量、口腔黏膜湿润度及前囟凹陷程度等指标判断小儿腹泻后是否脱水。轻度脱水表现为尿量略减少、口唇稍干,重度脱水可能出现眼窝凹陷、无尿、嗜睡甚至休克。

患儿尿量明显减少是脱水的早期信号。腹泻导致体液丢失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生成以维持血容量。家长可记录6-8小时内尿布更换次数,婴儿少于6片或儿童无排尿需警惕。同时触摸手脚温度,四肢发凉提示循环不良。这种情况需要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如口服补液盐散Ⅲ,并密切监测尿量恢复情况。

皮肤弹性测试能反映组织灌注状态。用拇指和食指轻捏腹部皮肤,松开后回弹超过2秒说明脱水。伴随症状包括哭时泪少、眼睑干燥,此时体内水分丢失已达体重5%。需立即增加补液量,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溶解后分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诱发呕吐。

口腔黏膜干燥呈黏腻感是典型表现。用清洁棉签轻拭舌面,无唾液附着或舌面出现裂纹提示中度脱水。患儿可能拒绝进食并伴有呼吸急促,此时血钠浓度往往异常。应当调整补液方案,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评估。

前囟凹陷仅适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在患儿安静时触摸头顶部,明显凹陷如小坑说明严重脱水。伴随意识改变如烦躁或萎靡时,提示脱水超过体重10%,可能已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须紧急送医处理,途中可继续口服补液盐溶液维持,禁用含糖饮料以防加重腹泻。

维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需注意补液温度接近体温,每次5-10毫升少量频服。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奶粉浓度。恢复期饮食选择香蕉、米汤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所有补液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抽搐等症状必须立即急诊救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轮状病毒如何判断脱水?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脱水可通过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精神萎靡、口唇干燥等症状判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严重脱水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需及时识别并干预。

1、尿量减少

患儿24小时内排尿次数少于3次或尿量明显减少,尿液颜色深黄,提示存在脱水。轮状病毒损伤肠道上皮细胞导致水样腹泻,体液大量丢失。家长需记录排尿频率,必要时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加重。

2、眼窝凹陷

眼眶周围软组织下陷是中度脱水的典型表现,与体液丢失后眼眶脂肪垫萎缩有关。患儿可能伴随泪液分泌减少,哭闹时无眼泪。此时需立即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如口服补液盐散或静脉补液。

3、皮肤弹性下降

轻捏腹部或手背皮肤回弹速度变慢,超过2秒未恢复原状,提示组织间液不足。轮状病毒引发的渗透性腹泻会加速钠离子流失,影响皮肤张力。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同时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

4、精神萎靡

患儿出现嗜睡、反应迟钝或异常烦躁,可能与脑细胞脱水或低钠血症有关。轮状病毒毒素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家长需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重度脱水,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液分泌。

5、口唇干燥

口腔黏膜失去光泽、舌面出现裂纹,伴随口渴感增强,属于早期脱水征兆。轮状病毒引发的呕吐会加剧体液流失。可少量多次喂食补液盐溶液,必要时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发现脱水症状后应每1-2小时评估患儿状态,补充液体时优先选择低渗型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频率,人工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纯水,防止加重电解质失衡。若出现四肢冰凉、脉搏微弱等休克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注意补充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有助于肠黏膜修复。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拉肚子脱水怎么办?

拉肚子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静脉补液、使用止泻药物、补充益生菌等方式治疗。拉肚子脱水通常由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肠炎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是治疗轻中度脱水的首选方法,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电解质,能快速补充水分和钠、钾等矿物质。常见产品包括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溶液等。使用时需按说明书比例调配,少量多次饮用。若伴有频繁呕吐无法口服,需及时就医。

2、调整饮食

脱水期间应选择低渣、低脂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软面条等。避免高糖、高纤维及乳制品。可适量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泥,帮助恢复电解质平衡。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3、静脉补液

对于严重脱水或无法经口补液者,需在医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常用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必要时补充氯化钾注射液。静脉补液能快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循环衰竭。

4、使用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和保护黏膜,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可抑制肠蠕动减少排便次数。但细菌性腹泻应避免过早使用止泻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抗生素如诺氟沙星胶囊治疗。

5、补充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建议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活性菌被灭活。持续补充有助于预防腹泻复发。

脱水期间需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变化,若出现少尿、意识模糊等严重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清淡饮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注意手卫生和食物清洁,预防肠道感染复发。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稀释果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但不可替代专业补液治疗。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小孩拉肚子会引起脱水吗?

小孩拉肚子可能会引起脱水,腹泻时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可能导致脱水。脱水程度与腹泻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及时补液有关。

轻度腹泻时,小孩可能仅表现为口渴、尿量略减少,此时通过增加母乳、配方奶或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通常不会发展为严重脱水。但若腹泻次数频繁,每日超过5次且呈水样便,同时伴有呕吐、拒绝饮水等情况,体液丢失速度超过补充速度,容易引发中度脱水,表现为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脱水时可能出现四肢冰凉、无尿、嗜睡甚至休克,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部分特殊情况下脱水风险更高,如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这类腹泻往往起病急、排泄量大;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因体液调节能力弱,腹泻时更易快速脱水;合并发热或高温环境也会加速水分蒸发。若小孩腹泻同时存在以上高危因素,即使腹泻次数不多也需警惕脱水。

腹泻期间家长需记录小孩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每1-2小时喂食少量补液盐溶液,避免高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若6小时内无尿、哭时无泪或出现嗜睡,应立即送医。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腹泻概率。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腹泻会导致脱水吗?

小儿腹泻可能会导致脱水,腹泻时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若不及时补充可能引发脱水。

小儿腹泻时,胃肠蠕动加快和肠道分泌增加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通过粪便大量排出体外。轻度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皮肤弹性轻度下降,此时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中度脱水可能出现眼窝凹陷、哭时无泪、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液方案。重度脱水时患儿可能出现四肢冰凉、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危险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部分特殊情况下,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往往伴随频繁呕吐,会进一步加重脱水风险。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由于体液调节能力较弱,腹泻时更易发生严重脱水。慢性腹泻患儿因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合并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增加脱水纠正难度。某些遗传性腹泻疾病如先天性氯化物腹泻,从出生起就存在持续性水样便,需终身警惕脱水发生。

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等变化,腹泻初期就要开始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给患儿饮用含糖饮料或纯水,这会加重电解质失衡。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同时适当增加喂养频率。若出现持续呕吐、尿量明显减少或精神反应差等情况,须立即送医治疗。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合理添加辅食、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等措施有助于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猴痘 脱肛 低血糖症 急性尿道炎 脊髓性肌萎缩 肠系膜静脉栓塞 非骨化性纤维瘤 藏毛窦和藏毛囊肿 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