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肾结石

肾结石可以用超声波碎石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肾结石体外碎石有几种方法?

肾结石体外碎石主要有三种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输尿管镜碎石术。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部位,使结石逐渐碎裂成小颗粒,随后随尿液自然排出。该技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治疗前需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位置,术中可能需要配合体位调整以提高碎石效率。

2、经皮肾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适用于较大或复杂的肾结石。医生在患者腰部建立微小通道,将肾镜直接插入肾脏,通过激光或气压弹道等能量源将结石粉碎并取出。这种方法对直径超过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病例效果显著。术后需要留置肾造瘘管,存在一定出血和感染风险,需严格无菌操作。

3、输尿管镜碎石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主要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通过尿道自然腔道置入输尿管镜,直接观察结石位置后采用激光或超声碎石。该方法无需体表切口,对输尿管结石清除率高,尤其适合合并输尿管狭窄或解剖异常的患者。术中可能需要进行输尿管扩张以方便器械通过,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预防输尿管水肿导致的梗阻。

肾结石患者在碎石治疗后应注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均匀分配在全天饮用。建议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的摄入,适当控制钠盐和动物蛋白的摄取量。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调整饮食结构,尿酸结石患者可适当增加碱性食物。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碎石移动引发绞痛。定期复查超声或CT监测结石清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体外碎石做一次就可以了吗?

体外碎石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具体次数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硬度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能单次碎石即可排出,但超过10毫米的结石往往需要2-3次治疗。较大结石在首次碎石后可能仅部分碎裂,残留碎片需再次定位击打。

2、结石位置:肾盂结石较易粉碎,单次成功率较高;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因周围组织遮挡,可能需要调整体位多次冲击。特殊位置的结石如肾下盏结石,因重力影响碎片排出困难。

3、结石成分:尿酸结石质地较脆,单次治疗成功率可达80%;而胱氨酸结石或草酸钙结石硬度高,常需增加治疗次数。不同成分对冲击波的能量吸收率差异显著。

4、设备参数:冲击波能量、频率设置会影响碎石效率。低能量多次治疗可减少组织损伤,但相应增加治疗次数。新型定位系统能提升单次碎石精准度。

5、个体差异:肥胖患者因皮下脂肪厚度影响能量传导,需更高强度或更多次数治疗。输尿管解剖异常者碎片排出速度较慢,需延长间隔期。

治疗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适量进行跳跃运动促进排石,避免高草酸饮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碎片排出情况,若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需及时复诊。两次治疗间隔应不少于7天,确保组织充分修复。合并尿路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谨慎评估治疗次数。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肾结石体外碎石需要麻醉吗?

肾结石体外碎石通常无需全身麻醉,多数采用局部麻醉或无需麻醉。具体方式取决于结石位置、患者耐受度及设备类型,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三种常见技术。

1、体外冲击波碎石:

该技术通过高能冲击波从体外聚焦击碎结石,过程中仅需使用镇痛药物或局部麻醉。患者可能感受到轻微震动或钝痛,但多数可耐受。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术后需配合排石药物辅助碎石排出。

2、输尿管镜碎石术:

需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进行,通过尿道置入内窥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等方式粉碎结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该方式可同步放置双J管预防输尿管狭窄,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腰痛等短期不适。

3、经皮肾镜碎石术:

需在全身麻醉下建立经皮肾通道,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或复杂结石。通过肾造瘘口插入肾镜直接碎石,具有清石率高的优势,但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观察尿液性状。

4、麻醉选择因素:

麻醉方式主要与操作创伤性相关。体外碎石属于非侵入性操作,疼痛程度类似拍打皮肤;而内镜手术因涉及器械进入体腔,需相应麻醉保障。儿童、疼痛敏感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个性化评估麻醉方案。

5、术后恢复要点:

不同碎石方式术后护理差异显著。体外碎石后需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配合跳绳等运动促进排石;内镜手术后需保持导管通畅,监测体温预防感染。所有患者均应定期复查超声确认结石排净情况,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长期控制高草酸饮食。

建议碎石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尿液是否带碎石颗粒。日常需维持低盐低蛋白饮食,限制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摄入。每小时排尿1次预防尿液浓缩,夜间起夜排尿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长期随访中建议每半年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复发高风险人群可服用枸橼酸钾等药物调节尿液酸碱度。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输尿管结石碎石有什么办法?

输尿管结石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药物排石及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通常由尿液浓缩、代谢异常、尿路感染、解剖结构异常及饮食因素等原因引起。

1、体外冲击波碎石:

利用高能冲击波从体外聚焦于结石,使其碎裂后随尿液排出。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中上段结石,具有无创、恢复快的优势。碎石后需配合多饮水、适度运动促进排石,可能出现血尿或肾绞痛等短期副作用。

2、输尿管镜碎石:

通过尿道插入纤细内窥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等方式粉碎结石。特别适合下段输尿管结石及冲击波碎石失败者,可同时处理合并的输尿管狭窄。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防止尿路梗阻。

3、经皮肾镜碎石:

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直达肾脏,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肾盂结石或嵌顿性上段输尿管结石。能直接清除大体积结石碎片,但需全身麻醉且存在出血风险。术后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及尿量变化。

4、药物排石:

针对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使用排石药物,如坦索罗辛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需配合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位置变化。药物排石周期通常持续2-4周。

5、手术取石:

开放手术仅用于合并严重感染、解剖畸形或其它方法无效的复杂病例。通过输尿管切开或肾盂切开直接取出结石,术后需长期随访肾功能。现代腹腔镜手术已逐步替代传统开放手术。

输尿管结石患者每日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减少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适度进行跳跃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可监测结石复发情况,代谢评估异常者需长期药物预防。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输尿管结石能用体外碎石吗?

输尿管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采用体外碎石治疗。体外碎石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20毫米、位置在输尿管上段或中段的情况,具体需考虑结石硬度、患者体型及肾功能等因素。

1、结石大小:

直径小于10毫米的结石体外碎石成功率可达90%以上,超过15毫米的结石可能需多次碎石或联合其他治疗。结石过大时冲击波能量难以有效穿透,且碎石后残块易造成输尿管梗阻。

2、结石位置:

输尿管上段结石最适合体外碎石,中段结石需调整体位提高定位准确性。下段结石因受骨盆遮挡,冲击波传导受阻,成功率降低约30%。靠近膀胱入口的结石建议优先选择输尿管镜取石。

3、结石成分:

尿酸结石和磷酸镁铵结石质地较软易于粉碎,一水草酸钙结石硬度最高需增加冲击波能量。术前通过CT值测定可预估结石硬度,超过1000HU的结石需评估碎石可行性。

4、患者因素:

肥胖患者因皮下脂肪厚度影响冲击波传导,需使用高能碎石机。合并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或凝血障碍者需先控制基础疾病。孕妇及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禁用该治疗。

5、设备选择:

电磁式碎石机定位精准度高于液电式,适合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新型超声定位系统可实时跟踪结石移动,较X线定位减少辐射暴露。治疗能量需从低到高阶梯式调整,单次冲击次数不宜超过4000次。

术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石,可适量饮用柠檬水碱化尿液。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碎石划伤输尿管黏膜,两周内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复查,必要时辅助药物排石或改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排石进度,未排净的残石可能需补充体外碎石或内镜治疗。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鼻咽癌 肠梗阻 鼻骨骨折 肺毛霉病 呼吸异常 糜烂性胃炎 尿道综合征 呼吸性碱中毒 桡骨下端骨折 胎粪性腹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