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中医科

肺栓塞造成脑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肺栓塞出院后复查哪几项?

肺栓塞患者出院后需复查凝血功能、D-二聚体、心脏超声、下肢静脉超声及肺动脉CT血管造影等项目。

1、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用于评估抗凝治疗效果。患者服用华法林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虽无须常规监测,但严重出血或手术前仍需检测。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药物过量或剂量不足,需及时调整方案。

2、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数值升高可能提示血栓复发风险。复查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阴性结果对排除复发具有较高价值。但术后、感染等情况可能导致假阳性,需联合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

3、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可评估右心室功能及肺动脉压力,监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展。急性肺栓塞后右心室扩大或功能障碍者需定期复查,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可及时干预。严重病例可能需进行右心导管检查进一步确诊。

4、下肢静脉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主要栓子来源,复查可发现残余血栓或新发血栓。尤其对于不明原因肺栓塞或存在遗传性血栓倾向者更为重要。发现新血栓需延长抗凝疗程,必要时考虑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5、肺动脉CT血管造影

肺动脉CTA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复查适用于疑似复发或评估血栓溶解情况。典型表现为血管内充盈缺损,但需注意造影剂肾病风险。磁共振肺动脉成像可作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替代选择。

肺栓塞患者出院后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静坐或卧床,穿戴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静脉淤滞。饮食宜清淡,限制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等影响华法林药效。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适度进行步行、游泳等有氧运动。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调整抗凝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定期随访对预防复发和并发症至关重要。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肺增强ct能查肺栓塞吗?

肺增强CT通常可以检查肺栓塞。肺增强CT是诊断肺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之一,主要通过注射造影剂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情况,准确率较高。肺栓塞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肺增强CT、D-二聚体检测、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等。

肺增强CT通过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利用X线断层扫描技术重建肺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内的充盈缺损或截断征象。该检查对段级以上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超过90%,特异性可达95%左右。检查过程中需要患者配合屏气,扫描时间通常在10秒内完成,辐射剂量低于常规肺动脉造影。

少数情况下,肺增强CT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多见于亚段以下肺动脉的小血栓、造影剂注射时机不当或患者呼吸运动伪影干扰。对于肾功能不全或碘造影剂过敏者,需评估风险后选择替代检查方案。孕妇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必要时可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或磁共振肺动脉成像。

怀疑肺栓塞时应尽早就医,医生会根据临床症状、风险评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诊肺栓塞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出血倾向,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低脂饮食并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影像学评估。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怎么知道是不是肺栓塞?

肺栓塞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肺栓塞的识别方法主要有突发呼吸困难、血浆D-二聚体检测、CT肺动脉造影、心电图异常改变、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1、突发呼吸困难

肺栓塞患者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突发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可能伴有胸痛或咯血。这种呼吸困难与体位变化无关,平卧或坐位均无法缓解。部分患者会伴随冷汗、烦躁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呼吸困难程度与栓塞范围相关,大面积肺栓塞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2、血浆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肺栓塞时其水平通常显著升高。该检测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急性肺栓塞,阳性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认。检测值超过500μg/L时需警惕血栓形成,但手术创伤、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假阳性。

3、CT肺动脉造影

CTPA是确诊肺栓塞的金标准,可直观显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或血管截断征象。检查需注射碘对比剂,能同时评估栓塞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于亚段以下肺动脉栓塞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同时可发现肺部其他病变。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对比剂。

4、心电图异常改变

肺栓塞常见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征象、右束支传导阻滞等。这些改变反映右心负荷增加,但缺乏特异性。心电图变化通常呈动态演变,大面积栓塞可能出现V1-V4导联T波倒置。需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鉴别。

5、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约70%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检查可发现静脉管腔不可压缩、血流信号消失等血栓征象。检查重点包括股静脉、腘静脉和肌间静脉,阳性结果支持肺栓塞诊断。对于不明原因肺栓塞患者,该检查有助于明确血栓来源。

怀疑肺栓塞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活动以防血栓脱落。日常需注意预防静脉血栓,长期卧床者应进行下肢活动,术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飞行或乘车长途旅行时穿着弹力袜。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不可拖延,需急诊排查肺栓塞可能。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肺栓塞的误诊分析?

肺栓塞误诊主要与症状非特异性、检查手段选择不当、基础疾病干扰等因素有关。常见误诊方向包括冠心病、肺炎、胸膜炎、心力衰竭、焦虑症等。

1、症状非特异性

肺栓塞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但仅少数患者同时出现。更多患者仅表现单一症状或非典型症状如咳嗽、晕厥、心悸等,易与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疾病混淆。临床医生需提高对隐匿性症状的警惕性,尤其存在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者。

2、检查手段局限

D-二聚体检测特异性低,阴性结果虽可排除但阳性预测价值有限。心电图和胸片改变缺乏特异性,CT肺动脉造影虽为金标准但基层医院普及不足。部分医疗机构过度依赖单一检查,未结合临床概率评分综合判断。

3、基础疾病干扰

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发生肺栓塞时,症状易被原发病掩盖。如慢阻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时,常被归因于急性发作而非栓塞。肿瘤患者D-二聚体本底值升高,进一步增加鉴别难度。此类情况需加强血气分析和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

4、概率评估缺失

Wells评分和Geneva评分等临床预测工具使用率低,部分医生仅凭经验判断。低概率患者未行排除性检查,高概率患者未及时确诊,导致漏诊误诊。规范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可提高筛查效率。

5、特殊人群差异

老年患者症状更隐匿,孕产妇生理性D-二聚体升高,术后患者疼痛干扰评估。这些群体需调整诊断阈值,老年患者重视血气变化,孕产妇优先选择超声检查,术后患者加强下肢静脉超声筛查。

降低肺栓塞误诊需多维度改进: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分层诊断流程,对中高危患者强制完成CTPA检查;开展D-二聚体年龄校正、妊娠期特异性参考值等精准化应用;加强临床医生对非典型表现认知培训,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者的症状甄别;推广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体系,对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抗凝。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或氧合恶化时,应及时完成下肢静脉超声、血气分析、心脏超声等基础评估。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肺栓塞多长时间能治好?

肺栓塞的恢复时间通常为3-6个月,实际治疗周期受到血栓大小、基础疾病、抗凝方案、并发症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肺栓塞的治疗周期与血栓溶解速度和机体代偿能力密切相关。小面积肺栓塞患者在规范抗凝治疗下,症状可在数周内缓解,但需持续用药防止复发。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时,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可能需穿戴弹力袜,避免久坐久站。治疗期间出现咯血、胸痛加重需警惕再发栓塞。

大面积肺栓塞或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恢复期可能延长至半年以上。危重病例需接受溶栓治疗,如注射用阿替普酶,后续仍需长期口服抗凝药。存在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者,血栓复发风险较高,部分患者需终身抗凝。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会显著影响预后,需联合氧疗或靶向药物治疗。高龄、肥胖、吸烟等因素可能延缓康复进程。

肺栓塞患者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需低盐低脂,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避免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或保健品。定期复查凝血指标和影像学检查,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出现呼吸困难、下肢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蚕豆病 颈椎脱位 结肠息肉 脑干损伤 神经衰弱 膀胱颈挛缩 肠系膜肿瘤 颈淋巴结结核 鄂木斯克出血热 结节性多动脉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