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我姨夫因出车祸昏迷不醒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出车祸脑出血能治好吗?

车祸导致的脑出血能否治好取决于出血量、损伤部位及救治时机,多数患者通过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脑出血的治疗效果与出血量、是否损伤关键脑区、有无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车祸引发的脑出血属于创伤性脑损伤,其救治需分秒必争。若出血量较少且未压迫脑干等关键区域,经神经外科手术清除血肿或药物脱水降颅压后,患者神经功能可能完全恢复。部分患者需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或脑室引流术,术后配合高压氧、神经营养药物如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等治疗,可促进脑细胞修复。早期康复训练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至关重要。

若出血量大或损伤脑干、丘脑等生命中枢,可能遗留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弥漫性轴索损伤或合并严重脑水肿时,预后较差。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患者恢复速度较慢。后期需长期使用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配合针灸、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手段。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和便秘。饮食应低盐低脂,适量补充卵磷脂和B族维生素。家属需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脑内情况,如有头痛加剧或意识变化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对患者克服康复过程中的挫折感尤为重要。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昏迷不醒的病人怎么护理?

昏迷不醒的病人护理需重点关注气道管理、皮肤保护、营养支持和预防并发症。护理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深静脉血栓。

1、气道管理

昏迷患者因咳嗽反射减弱易发生误吸,需将床头抬高30度,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使用加湿器保持气道湿润,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每日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有无舌后坠现象。

2、皮肤保护

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使用气垫床,骨突部位垫软枕。大小便后及时清洁,保持床单干燥平整。每日检查皮肤有无压疮,尤其注意骶尾部、足跟等受压部位。营养状况差的患者需增加翻身频率。

3、营养维持

通过鼻饲管提供均衡肠内营养制剂,每日分6-8次缓慢注入。定期监测体重和白蛋白指标,调整营养配方。喂食时保持半卧位,喂食后30分钟内避免翻身。胃肠不耐受时可改用静脉营养支持。

4、生命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小时评估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监测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瞳孔变化、呼吸节律改变等需立即通知定期抽血检查电解质和肝肾功能。

5、并发症预防

被动活动四肢关节每日3次预防关节挛缩,使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定期膀胱冲洗减少尿路感染风险,必要时留置导尿。保持病房温度适宜,避免患者受凉或过热。所有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昏迷患者护理需要家属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包括正确翻身手法、鼻饲喂养注意事项等。建议记录护理日志,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皮肤状况等信息。病房应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可播放轻柔音乐刺激听觉。定期与患者说话促进意识恢复,注意观察任何微小反应。长期昏迷患者需定期评估营养状态,预防肌肉萎缩。护理过程中发现发热、抽搐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通过专业护理可显著降低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预后。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脑出血严重昏迷不醒怎么办?

脑出血严重昏迷不醒需立即采取医疗干预与综合治疗措施,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并发症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昏迷通常由颅内压升高、脑组织损伤、脑水肿、出血量过大或脑干受压等因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患者易发生舌后坠或分泌物阻塞气道,需立即采取侧卧位,清除口腔异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缺氧会加重脑损伤,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是抢救基础。

2、控制颅内压:

使用甘露醇、高渗盐水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床头抬高30度促进静脉回流。持续颅内压监测可指导治疗,必要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缓解脑疝风险。

3、维持生命体征:

通过静脉输液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毫米汞柱区间,避免血压波动加重出血。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4、预防并发症:

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使用气垫床避免压疮。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应激性溃疡,下肢气压治疗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5、促进神经恢复:

亚低温治疗可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高压氧和针灸治疗。促醒药物如胞磷胆碱联合多感官刺激有助于意识恢复。

患者苏醒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吞咽训练和认知功能重建。家属应学习正确的翻身拍背手法,定期帮助患者进行关节被动活动。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误吸。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可通过播放熟悉音乐或亲人录音促进意识恢复。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昏迷不醒2个月了还有救吗?

昏迷超过2个月仍有恢复可能,但预后与昏迷原因、脑损伤程度及并发症控制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发性脑损伤类型、继发性脑缺氧时间、多器官功能状态、并发症管理及促醒治疗介入时机。

1、病因差异:

创伤性脑损伤导致的昏迷若未合并脑干出血,苏醒概率高于缺血缺氧性脑病。脑血管意外患者中,脑出血较脑梗死更易遗留意识障碍。代谢性昏迷如肝性脑病在纠正原发病后可能逆转。

2、损伤程度: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持续≤8分提示预后不良。影像学显示脑干网状结构完整者,较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恢复希望更大。体感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检查可辅助评估神经通路完整性。

3、并发症控制:

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改善预后。控制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对创伤患者尤为重要。癫痫持续状态会加重脑损伤需及时干预。

4、促醒治疗:

高压氧治疗在伤后3-6个月内仍可能有效。多巴胺能药物如溴隐亭可调节觉醒系统。经颅磁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对部分患者显示促醒作用。

5、时间窗判断:

创伤性昏迷1年内、非创伤性昏迷3个月内是重要恢复期。持续植物状态超过12个月则苏醒概率显著降低,但偶有超长期苏醒案例报道。

长期昏迷患者需维持每日2000-2500毫升水分摄入,鼻饲营养应保证1.5-2克/公斤蛋白质供给。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挛缩。家属可通过呼唤、音乐刺激促进感知觉输入。定期评估吞咽功能,条件允许时可尝试间歇经口管饲。康复介入越早越好,包括肢体被动活动、直立床训练等。环境刺激需适度,避免过度嘈杂影响患者休息。医疗团队应定期评估意识状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突发脑血栓昏迷不醒严重吗?

突发脑血栓导致昏迷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就医干预。昏迷的严重程度与血栓位置、阻塞范围、抢救时机密切相关,可能引发脑水肿、多器官衰竭等致命并发症。

1、脑干受累:

血栓若阻塞脑干供血动脉,可直接损伤呼吸循环中枢,导致深度昏迷伴瞳孔散大。此类患者需紧急溶栓或取栓治疗,延迟处理可能造成脑死亡。

2、大面积梗死: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会引起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多表现为偏瘫伴意识障碍。需在4.5小时内静脉注射阿替普酶,超过时间窗则需机械取栓。

3、颅内压升高:

脑组织缺血缺氧会导致细胞毒性水肿,严重时形成脑疝压迫生命中枢。临床常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必要时需去骨瓣减压。

4、全身并发症:

昏迷患者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应激性溃疡及深静脉血栓。需加强气道管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出血。

5、预后评估:

昏迷持续时间超过72小时提示预后不良,格拉斯哥评分≤5分者生存率不足30%。早期康复介入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患者苏醒后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配合吞咽训练。康复期可进行针灸和肢体被动活动,每日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神经修复。家属应学习翻身拍背技巧,定期监测认知功能变化,发现言语障碍或情绪异常需及时复诊。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脱发 头癣 汗疱疹 腹股沟斜疝 过敏性皮炎 男性乳腺增生 淋巴细胞减少症 脉络膜视网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