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高原性心脏病是什么表现?怎么诊断?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高原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高原性心脏病可通过吸氧治疗、药物治疗、返回低海拔地区、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高原性心脏病通常由高原低氧环境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肌缺氧等因素引起。

1、吸氧治疗

持续低流量吸氧是缓解高原性心脏病急性症状的基础措施,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肺动脉压力。便携式制氧机或氧气瓶适用于高原旅行者,重症患者需在医院进行高浓度氧疗。吸氧时需监测氧流量,避免氧中毒。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缓解肺动脉高压,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以及改善心肌代谢的辅酶Q10。严重肺动脉高压可能需要使用波生坦等靶向药物。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返回低海拔地区

对于病情较重或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及时撤离至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返回低海拔后多数患者症状可逐渐缓解,但已形成的肺动脉高压可能需长期随访。再次进入高原前应进行心肺功能评估。

4、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可降低心肌耗氧量。饮食需控制盐分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进入高原前应进行阶梯式适应,每日海拔上升不超过300米,必要时提前服用乙酰唑胺预防高原反应。

5、手术治疗

极少数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患者可能需要房间隔造口术或肺移植。手术风险较高,需在具备条件的医疗中心实施。术后仍需长期药物维持并绝对避免重返高原环境。

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心功能和血氧指标,避免感冒等诱发因素。进入高原前建议进行适应性训练,携带应急药物和氧气设备。已确诊患者需每半年复查心脏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变化。日常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出现胸闷、紫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吸氧。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高原性心脏病是怎么回事?

高原性心脏病是指长期生活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由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心肌细胞代偿性增生、红细胞增多症、右心室负荷过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返回低海拔地区、心肺功能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高原低氧环境刺激肺血管收缩,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该过程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管活性物质失衡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口唇发绀等症状。治疗需持续低流量吸氧,药物可选用波生坦片、安立生坦片等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

2、心肌细胞代偿性增生

心肌为适应缺氧环境会出现细胞体积增大,但伴随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这种代偿性改变早期可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后期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药物可选用辅酶Q10胶囊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3、红细胞增多症

缺氧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该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可能诱发血栓形成。治疗需控制血红蛋白水平,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必要时采用血液稀释疗法。

4、右心室负荷过重

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长期可导致右心室扩张和肥厚。患者可能出现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体征。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减轻心脏负荷,严重者需考虑瓣膜修复手术。

5、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高原缺氧合并血液黏稠易造成心肌缺血,与冠心病症状相似但发病机制不同。典型表现为劳力性胸痛,硝酸甘油片可暂时缓解症状,确诊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2小时,饮食选择易消化低盐食物,控制每日饮水量。从高原返回平原初期可能出现脱适应反应,需逐步适应环境变化。建议每半年进行心脏超声和肺功能检查,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终身随访。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前应进行阶梯式适应训练,有基础心血管疾病者慎入高原。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高原性心脏病可以吃鱼吗?
患有高原性心脏病,这种病情是可以吃鱼的,但是患有这种病情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习惯要以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避免一次性吃太多,或者避免出现暴饮暴食这种,坏习惯的养成,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且饮食要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如果长期如此的话,最好还需要检查一下是否严重。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高原性心脏病有什么表现?
在平原地区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慢性病,移居高原后逐渐或突然出现心慌气促、胸闷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高原心脏病的症状特点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胸闷、头昏、疲乏等症状,有时咳嗽,少数咳血,声音嘶哑,最终发生右心衰竭,有学者亦报告患者时有头痛、头胀、兴奋、失眠或嗜睡、昏睡等症状。急性高原心脏病多为儿童,急速进入高原后短期多在2周内发病,有明显的咳嗽气促、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夜啼不眠、拒奶等表现,常伴呼吸道感染。感染控制后症状无改善者更应注意本病之发生。幼儿患者往往病情重,发展快,应警惕进展为急性心力衰竭,影响预后。好啦,今天先给大家讲解到这里。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怎么预防高原性心脏病?
想要预防高原性心脏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同时也要适当的做一些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平时尽量不要去高原地带,如果需要居住在高原地带,平时也要预防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额叶肿瘤 贾第虫病 输卵管炎 瘢痕性脱发 乳头状腺瘤 厚皮性骨膜病 稳定型心绞痛 广泛性焦虑障碍 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短暂性棘皮松解皮肤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