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物理治疗、替代疗法、定期监测等方式控制,通常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慢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钾摄入,多吃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
2、物理治疗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帮助自主调节血压;针灸可能对部分患者有辅助降压作用,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3、替代疗法在医生指导下尝试补充辅酶Q10、欧米伽3脂肪酸等营养素;冥想、瑜伽等减压方法可能有助于降低应激性高血压。
4、定期监测每周至少测量血压2-3次并记录;每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昼夜节律变化。
控制血压需要综合管理,即使暂时不用药物也需定期随访,当生活方式干预无效或出现靶器官损害时仍需启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