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可通过孕前检查、内分泌调节、感染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预防。习惯性流产通常由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生殖道感染、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1. 孕前检查夫妻双方需进行染色体筛查和生殖系统评估,排除遗传性疾病或子宫畸形。发现异常者可选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干预。
2. 内分泌调节黄体功能不足者需监测孕酮水平,必要时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支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先调整月经周期。
3. 感染控制支原体、衣原体等生殖道感染可能破坏子宫内膜容受性,确诊后需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规范治疗后再备孕。
4.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控制咖啡因摄入,孕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肥胖患者需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
既往有流产史者建议间隔6个月再孕,妊娠后定期监测HCG和超声,出现阴道流血需立即卧床休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