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部疾病,主要影响胃黏膜和十二指肠,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感染途径主要有共餐传播、粪口传播、母婴传播及医源性感染。
1、共餐传播:通过唾液或餐具接触传播,建议分餐制并使用公筷,感染者需单独消毒餐具。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2、粪口传播:接触被污染水源或食物导致,注意饭前洗手及食物清洁。伴随腹痛症状时可采用铋剂、甲硝唑、四环素联合治疗。
3、母婴传播:哺乳或亲吻可能传染,哺乳期母亲感染应暂停亲喂。儿童感染表现为食欲减退,需使用儿童剂量阿莫西林配合益生菌调理。
4、医源性感染:胃镜检查等操作消毒不彻底导致,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若合并消化道出血需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复查碳13呼气试验,家庭成员应同步筛查,根除治疗后4周需复测确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