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可能引发并发症时需进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鼻分泌物培养、过敏原检测及听力测试等检查。鼻窦炎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诱发中耳炎、脑膜炎或视力障碍等严重问题,需通过针对性检查明确病情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1、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和鼻窦开口情况,判断黏膜充血、息肉或脓性分泌物位置。该检查能发现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同时可评估炎症范围。检查过程使用细长光纤内窥镜,需配合表面麻醉减轻不适。
2、鼻窦CT扫描鼻窦CT能清晰显示各鼻窦的骨质结构和软组织病变,对额窦、筛窦等深部炎症定位具有优势。扫描可发现窦腔积液、黏膜增厚或骨质破坏,对疑似颅内或眼眶并发症的患者尤为重要。低剂量CT适用于儿童等需减少辐射暴露的人群。
3、鼻分泌物培养通过采集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该检查对反复发作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鼻窦炎具有指导价值,能针对性选择敏感抗生素,减少耐药性发生。
4、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识别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过敏性鼻炎常与鼻窦炎共存,检测结果有助于制定脱敏方案或环境控制措施。合并过敏体质者需同时控制过敏反应以降低复发概率。
5、听力测试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能评估中耳功能,筛查鼻窦炎继发的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鼓室负压时,可出现传导性听力下降。儿童患者更需定期监测听力,避免影响语言发育。
确诊鼻窦炎并发症后应避免用力擤鼻以防感染扩散,保持室内湿度减少黏膜刺激。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渊通窍颗粒等药物,慢性患者需定期复查鼻窦CT。出现剧烈头痛、视力变化或高热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警惕颅内或眶内感染风险。日常建议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加强锻炼以提高呼吸道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