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叩诊是通过叩击胸壁判断心脏大小和形态的体格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心界是否扩大或移位,操作要点包括体位选择、叩诊顺序、手法力度及异常心界解读。
1、体位选择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保持呼吸平稳,坐位时需双下肢自然下垂避免肌肉紧张影响准确性。
2、叩诊顺序按先左后右、自下而上原则,从心尖搏动外2-3厘米处开始,沿肋间隙向胸骨方向叩诊,右侧从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
3、手法力度使用间接叩诊法,板指与肋间隙平行,叩击力度适中,心脏相对浊音区采用轻叩,绝对浊音区可稍加重力度。
4、异常解读左心室扩大时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右心室扩大则向左扩大,心包积液呈烧瓶样双侧扩大,肺气肿时心界缩小或叩不出。
心脏叩诊需结合听诊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检查前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在饱餐或剧烈运动后立即进行,发现异常心界应及时完善心电图或心脏超声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