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患者怀孕后通常可以生小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严密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概率较低,通过规范干预可进一步降低风险。
丙肝孕妇在妊娠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HCV RNA载量及肝脏超声。若病毒载量较高,医生可能建议在妊娠中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优先选择对胎儿安全性高的药物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或顺产对母婴传播风险无显著差异,但需避免产程过长或使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检测HCV抗体,并在医生指导下完成疫苗接种。
极少数情况下,若孕妇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或门静脉高压,妊娠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此时需由感染科、产科、肝病科多学科会诊评估风险,必要时终止妊娠。此类患者妊娠期间可能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需住院治疗。
丙肝孕妇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摄入酒精及肝毒性药物。哺乳期若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且乳头无破损,可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需在出生后18个月复查HCV RNA以确认是否感染。建议所有丙肝孕妇在孕前、孕期及产后全程接受专科医生随访,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