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可通过百会穴、风池穴、内关穴、太冲穴等穴位治疗。穴位刺激能调节气血运行,缓解内耳平衡障碍或脑供血不足引发的眩晕症状。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可升阳固脱,改善因低血压或疲劳导致的头晕。
2、风池穴后发际两侧凹陷处,按压时配合颈部放松动作,有助于缓解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
3、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持续点按能宁心安神,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眩晕效果显著。
4、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强刺激可平肝潜阳,适用于情绪紧张诱发的眩晕发作。
穴位治疗需配合病因排查,持续眩晕或伴随呕吐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突然起立及过度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