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是否需要注射治疗主要取决于骨龄进展速度与预测成年身高受损程度,当出现骨龄超前超过2年、预测身高显著低于遗传靶身高或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时通常建议打针。
1、骨龄超前骨龄比实际年龄提前超过2年可能影响最终身高,需通过GnRHa类药物延缓骨骨骺闭合,常用药物包括亮丙瑞林、曲普瑞林、戈舍瑞林等注射剂。
2、预测身高受损当预测成年身高低于遗传靶身高超过5厘米时,提示生长潜能严重受损,此时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有助于改善终身高。
3、快速进展型半年内乳房/睾丸发育进展超1个Tanner分期,或年生长速度超过6厘米的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需药物干预控制第二性征发育速度。
4、心理影响对于因早熟导致严重心理困扰的儿童,在符合医学指征前提下可考虑药物干预,但需严格评估心理干预效果后再决定。
确诊中枢性性早熟后应每3-6个月复查骨龄和激素水平,日常避免接触含雌激素的食品及塑化剂,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