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好发于胃角和胃窦小弯侧,其他常见部位包括胃体、贲门及幽门管。胃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
1、胃角和胃窦小弯侧胃角和胃窦小弯侧是胃溃疡最高发的解剖位置,此处胃黏膜血供相对薄弱,且易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直接侵蚀。胃窦部黏膜对幽门螺杆菌的易感性较高,长期感染可导致黏膜防御功能下降。胃角部位因解剖弯曲,食物摩擦和机械刺激更明显,容易形成黏膜损伤。
2、胃体胃体中下部溃疡多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这类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屏障。胃体溃疡疼痛常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进食后加重是其特点。部分胃体溃疡可能发展为穿透性溃疡,需警惕出血风险。
3、贲门贲门溃疡相对少见,多与胃食管反流病或食管裂孔疝相关。此处溃疡易引起吞咽疼痛、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贲门溃疡愈合后可能形成瘢痕狭窄,导致进食梗阻感,严重时需要内镜下扩张治疗。
4、幽门管幽门管溃疡易导致幽门梗阻,表现为餐后腹胀、呕吐宿食。该部位溃疡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可能造成幽门变形,影响胃排空功能。幽门管溃疡需与十二指肠溃疡鉴别,后者疼痛多呈饥饿痛或夜间痛。
5、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溃疡时称为复合性溃疡,常见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应激状态。这类溃疡易反复发作,可能并发穿孔或大出血。复合性溃疡治疗需同时控制胃酸分泌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规律进食以减轻胃酸刺激。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戒烟可促进溃疡愈合,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若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定期胃镜复查可监测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完成抗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