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视力下降可能由术后炎症反应、角膜水肿、后发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炎治疗、角膜修复、激光手术、眼底检查等方式干预。
1、术后炎症反应手术创伤可能引发眼内炎症,表现为眼红、畏光。需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抗炎药物,严重时口服泼尼松片。
2、角膜水肿术中器械接触可能导致角膜内皮损伤,出现视物模糊。可使用高渗盐水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多数2-4周自行缓解。
3、后发性白内障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会导致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约20%。需采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门诊即可完成。
4、视网膜病变术前已存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能被忽视。需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根据结果选择抗VEGF注射或激光光凝治疗。
术后3个月内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定期复查视力及眼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