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槟榔导致的口腔癌症状主要包括口腔黏膜白斑、口腔溃疡长期不愈、口腔肿块或硬结、口腔出血或疼痛。口腔癌通常由槟榔中的化学物质长期刺激引起,早期表现可能轻微,随病情进展症状逐渐加重。
1、黏膜白斑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或条纹,可能伴随粗糙感。槟榔中的槟榔碱和鞣酸长期刺激可导致黏膜异常增生,需通过活检确诊。治疗可选用维A酸乳膏、氟尿嘧啶软膏或手术切除。
2、溃疡不愈口腔溃疡超过两周未愈合,边缘隆起且基底硬。槟榔纤维反复摩擦会破坏黏膜屏障,可能伴随疼痛或灼热感。临床常用康复新液、西地碘含片或激光治疗。
3、肿块硬结口腔内出现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且生长迅速。长期咀嚼槟榔会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可能伴随张口困难。需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术后可能需配合放疗。
4、出血疼痛晚期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或咀嚼时疼痛,肿瘤侵犯神经血管所致。槟榔中活性氧自由基可造成DNA损伤,常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需手术联合放化疗,如顺铂、紫杉醇等药物。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日常需戒除槟榔并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癌筛查。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及优质蛋白,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