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中医调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慢性胃炎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油腻食物,减少咖啡、浓茶、酒精摄入。饮食应规律定时,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胃肠负担。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胡萝卜、苹果等,有助于黏膜修复。
2、药物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药物包括抑制胃酸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的铝碳酸镁咀嚼片、促进胃肠动力的多潘立酮片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采用四联疗法,含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质子泵抑制剂。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3、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病因,可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确诊。标准治疗方案包含两种抗生素、一种铋剂和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疗程通常为10-14天。治疗期间须按时服药,避免漏服导致细菌耐药,疗程结束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4、中医调理中医将慢性胃炎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等证型,可选用香砂养胃丸、三九胃泰颗粒等中成药。针灸取穴常用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艾灸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患者。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偏方。
5、定期复查慢性胃炎患者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胃镜复查,尤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日常监测症状变化,若出现消瘦、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合并萎缩性胃炎者需定期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
慢性胃炎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加重症状。注意腹部保暖,可适当热敷缓解不适。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胃肠蠕动。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与症状关系,避免诱发因素。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