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包块可通过药物控制、介入治疗、手术切除、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肝脏包块可能由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肝脓肿等疾病引起。
1、药物控制肝脓肿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包块可使用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如头孢曲松、甲硝唑、阿苯达唑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2、介入治疗小于5厘米的肝血管瘤或早期肝癌可选择肝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治疗,创伤小且恢复快。
3、手术切除良性肿瘤包块较大压迫周围组织,或恶性肿瘤未发生转移时,可考虑肝部分切除术或肝叶切除术。
4、肝移植晚期肝癌或终末期肝硬化合并多发包块时,肝移植是根治性治疗手段,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发现肝脏包块应及时完善超声、CT等检查明确性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包块破裂,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