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后发紫通常是局部淤血的表现,不能直接判断为好转,可能由毛细血管破裂、软组织损伤、韧带拉伤、骨折等原因引起,需结合肿胀消退、疼痛减轻等功能恢复情况综合评估。
1、毛细血管破裂轻微外力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皮下出血形成淤紫,48小时内冰敷可减少渗出,后期热敷促进吸收,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2、软组织损伤肌肉或筋膜损伤伴随淤血,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需制动休息并抬高患肢,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迈之灵片缓解症状。
3、韧带拉伤踝关节韧带部分撕裂时淤紫范围较大,可能伴随关节不稳,需用支具固定3-4周,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地奥司明片、七叶皂苷钠片。
4、骨折严重崴伤可能导致外踝骨折,淤紫持续扩散且无法负重,需X线确诊后石膏固定或手术,可遵医嘱使用骨肽注射液、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
伤后3天内避免热敷和按摩,两周后淤紫未消退或出现麻木需就医,恢复期可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