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综合调理得到有效控制,根治概率与病因、病程及个体差异有关,主要干预方式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运动疗法、情志调节。
1、中药调理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等活血化瘀方剂可改善微循环,需中医辨证后使用,伴随胸胁胀痛等症状时配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2、针灸疗法取太冲、三阴交等穴位行气活血,对月经不调等气滞症状效果显著,需连续治疗2-3个月期。
3、运动疗法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每日坚持30分钟可缓解肢体麻木等血瘀表现。
4、情志调节肝郁气滞型需配合心理疏导,避免情绪波动加重胸闷等症状,必要时联合逍遥丸疏肝解郁。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低脂饮食,慢性病患者需每季度复查舌脉象变化,顽固性血瘀需排除心血管器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