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脑梗塞

出现脑梗塞的症状需要如何解决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欣佚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脑梗塞能治好吗需要多长时间

脑梗塞的恢复时间通常为3-6个月,实际康复周期受梗死面积大小、治疗及时性、基础疾病控制、康复训练强度及患者年龄等因素影响。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1、梗死面积大小:

腔隙性梗死直径小于15毫米患者多在1-3个月内恢复功能,大面积脑梗死可能需6个月以上。梗死灶位置直接影响运动、语言等功能的代偿能力,脑干等关键区域损伤恢复难度较大。

2、治疗及时性:

发病4.5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可减少50%后遗症,超过时间窗则需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二级预防措施。延迟治疗会导致缺血半暗带不可逆损伤,延长康复周期。

3、基础疾病控制: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内。未达标者易出现再灌注损伤或复发梗死,导致康复进程中断。

4、康复训练强度:

发病后2周开始系统康复可提高30%功能恢复率,包括运动疗法Bobath技术、作业疗法ADL训练及言语吞咽训练。每日至少3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能促进神经突触重塑。

5、患者年龄因素:

60岁以下患者神经可塑性较强,约60%可在3个月内恢复生活自理。高龄患者因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康复,且易遗留步态异常等后遗症。

急性期后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限制精制糖摄入以防血糖波动。康复阶段可进行改良太极拳、水中步行等有氧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为宜。每周3次30分钟的力量训练能改善肌少症,使用弹力带或小哑铃进行抗阻练习时需家属监护防止跌倒。认知功能训练建议采用数字记忆游戏、彩色积木分类等方法,同时保持每晚7-8小时优质睡眠以促进神经修复。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凝血功能,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15μmol/L。

相关科普 更多

症状 治疗 护理 诊断 病因 概况 用药 饮食
老年人颈椎病用哪些中药热敷

老年人颈椎病用哪些中药热敷

中医对老年抑郁症的分型

中医对老年抑郁症的分型

脑梗塞早期有哪些症状怎么吃什么药能去把脑梗去掉

脑梗塞早期有哪些症状怎么吃什么药能去把脑梗去掉

轻度腔隙性脑梗塞症状是什么

轻度腔隙性脑梗塞症状是什么

老年人得了冠心病中药和西药吃哪个

老年人得了冠心病中药和西药吃哪个

中医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效果好不好

中医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效果好不好

脑梗塞双抗治疗标准

脑梗塞双抗治疗标准

腔隙性脑梗塞需要治疗吗

腔隙性脑梗塞需要治疗吗

老年人得了冠心病选择中药还是西药

老年人得了冠心病选择中药还是西药

老年人疲劳综合征中医如何调理

老年人疲劳综合征中医如何调理

怎么护理脑梗塞病人?脑梗塞护理问题及措施

怎么护理脑梗塞病人?脑梗塞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梗的危害有哪些?脑梗患者应该如何锻炼

脑梗的危害有哪些?脑梗患者应该如何锻炼

老年人帕金森可不可以吃中药治疗

老年人帕金森可不可以吃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出汗的种类有什么

中医认为出汗的种类有什么

脑梗塞的常规诊断

脑梗塞的常规诊断

脑梗塞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脑梗塞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长期服用避孕药易致脑梗塞的原因有哪些

长期服用避孕药易致脑梗塞的原因有哪些

长期服用避孕药易致脑梗塞的原因是

长期服用避孕药易致脑梗塞的原因是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形成的原因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形成的原因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腔隙性脑梗塞能自然恢复吗能活多久

腔隙性脑梗塞能自然恢复吗能活多久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能恢复吗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能恢复吗

50岁脑梗塞能治好吗

50岁脑梗塞能治好吗

八十几岁老人脑梗塞后果会怎样

八十几岁老人脑梗塞后果会怎样

脑梗塞的用药有哪些

脑梗塞的用药有哪些

脑梗塞怎么用药,怎么康复?

脑梗塞怎么用药,怎么康复?

脑梗塞病人的日常用药和食物疗法有什么?

脑梗塞病人的日常用药和食物疗法有什么?

轻微脑梗塞怎么用药?前期症状需要多注意

轻微脑梗塞怎么用药?前期症状需要多注意

脑梗塞病人长期吃什么药比较好

脑梗塞病人长期吃什么药比较好

脑梗塞要长期吃哪几种药

脑梗塞要长期吃哪几种药

脑梗塞要长期吃什么药

脑梗塞要长期吃什么药

脑梗塞吃什么药可以疏通血管

脑梗塞吃什么药可以疏通血管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青霉病 腹股沟直疝 高血压危象 慢性脑膜炎 失血性休克 甲亢性肝损害 静脉炎后综合症 淋巴细胞减少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Friedreich共济失调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