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可通过立即进食含糖食物、调整降糖药物、监测血糖、就医评估、预防复发等方式处理。低血糖通常由降糖药物过量、饮食不规律、运动过度、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素瘤等原因引起。
1、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快速升高血糖可选择15克葡萄糖片、半杯果汁或3-4块方糖,进食后15分钟复测血糖。避免选择巧克力等含脂肪食物延缓糖分吸收。症状未缓解需重复补充并联系
2、调整降糖药物磺脲类促泌剂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或胰岛素注射过量是常见诱因。需在医生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更换药物,长效胰岛素可调整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同时加强血糖监测频率。
3、监测血糖发作时立即检测指尖血糖,确认血糖值低于3.9mmol/L。记录低血糖发生时间、用药情况及前驱症状,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可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波动大者每日监测不少于4次。
4、就医评估反复发作需排查胰岛素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继发因素。完善胰岛素释放试验、胰腺CT等检查,调整治疗方案时可考虑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等不易引发低血糖的药物。
5、预防复发定时定量进食,运动前补充碳水化合物,随身携带糖果。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应避免空腹饮酒。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使用基础胰岛素如德谷胰岛素可降低夜间低血糖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低血糖应急预案,家属需掌握急救方法。长期未缓解需排除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可能。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饭,分餐制有助于稳定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超过30分钟。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及时调整降糖方案。出现意识障碍需立即送医静脉推注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