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快时可通过按压颈动脉窦、内关穴、极泉穴等部位快速缓解,但需注意操作规范。
1、颈动脉窦:
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用拇指轻压单侧5-10秒可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减慢心率。操作时需平卧避免晕厥,禁止双侧同时按压,脑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2、内关穴:
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持续按压此穴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兴奋性,对情绪紧张所致心动过速效果显著。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孕妇不宜强力刺激。
3、极泉穴:
腋窝顶点动脉搏动处。适度按压可调节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适用于突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操作时需保持上肢外展姿势,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避免暴力按压导致血管损伤。
4、眼球按压法:
闭眼后用食指中指轻压眼球上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使心率下降。每次持续10秒,间隔1分钟重复2-3次。青光眼、视网膜病变患者禁用,操作后出现视力模糊需立即停止。
5、valsalva动作:
深吸气后屏气并做呼气动作如用力排便状,维持10-15秒后缓慢呼气。通过增加胸腔压力刺激迷走神经,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尤为有效。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操作。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摄入,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增强心脏功能。突发严重心悸伴胸痛、晕厥时需立即就医,持续性心率超过120次/分钟应及时心电图检查排除房颤、室速等心律失常。穴位按压仅作为应急措施,反复发作需完善甲状腺功能、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