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中枢神经受损的表现主要有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反射异常以及排尿排便功能障碍。脊髓中枢神经受损可能与外伤、炎症、血管病变、肿瘤压迫、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
1、感觉障碍脊髓中枢神经受损后,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受损平面以下可能出现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异常感觉。严重时可能出现完全性感觉丧失。感觉障碍的范围和程度与脊髓受损的具体部位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运动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肌张力改变等。受损节段以下可能出现瘫痪,可为痉挛性瘫痪或弛缓性瘫痪。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精细动作障碍等症状。运动障碍的程度与脊髓损伤的完全性有关。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表现为排汗异常、皮肤温度调节障碍、立位性低血压等。患者可能出现受损平面以下皮肤干燥、无汗或异常多汗。严重时可出现体温调节障碍、血压波动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4、反射异常脊髓中枢神经受损后,深反射可能亢进或减弱,浅反射可能消失。患者可能出现病理反射阳性,如巴宾斯基征阳性。反射异常是判断脊髓损伤程度和定位的重要临床体征。
5、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尿失禁、便秘或大便失禁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脊髓对膀胱和直肠的神经支配受损有关。排尿排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脊髓中枢神经受损患者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适当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