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外伤后需注意保护受伤部位、预防感染、观察症状变化、避免二次损伤、及时就医评估。鼻外伤可能由撞击、跌倒、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鼻部疼痛、肿胀、出血或鼻梁变形。
1、保护受伤部位鼻外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触碰或按压受伤部位。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后冷敷鼻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持续24-48小时。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但注意避免冻伤皮肤。若鼻腔持续出血,可低头捏住鼻翼柔软部位压迫止血,避免仰头导致血液倒流呛咳。
2、预防感染若鼻部皮肤出现破损,需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接触污水或污染物。不要自行使用酒精或碘伏直接刺激伤口,可能延缓愈合。鼻腔内血痂不要强行抠除,可待其自然脱落或使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软化清理。
3、观察症状变化受伤后48小时内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加重的肿胀、皮下淤血扩散至眼眶、鼻塞加重或嗅觉减退。警惕出现透明液体从鼻腔流出,可能提示脑脊液鼻漏。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排除颅底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4、避免二次损伤恢复期间避免擤鼻涕、打喷嚏时尽量张口减轻鼻腔压力。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鼻部充血。两周内禁止参与篮球、足球等可能撞击面部的运动。佩戴眼镜者需暂时更换为隐形眼镜或调整镜架位置,避免压迫鼻梁。儿童患者需看护防止抓挠或碰撞伤处。
5、及时就医评估若鼻部明显变形、触摸有骨擦感或出现呼吸困难,提示可能存在鼻骨骨折,需在伤后2周内完成鼻骨复位手术。专科医生可能建议进行鼻内镜检查或CT扫描评估损伤程度。对于开放性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者,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预防性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
鼻外伤恢复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猕猴桃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帮助伤口愈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过热饮食减少鼻腔充血。日常注意环境安全,运动时佩戴防护面罩,机动车驾乘人员务必系好安全带。若恢复期出现反复鼻出血、持续鼻塞或嗅觉异常,需及时耳鼻喉科复诊排除迟发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