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部分情况下可能自愈,但多数需要医疗干预。支气管炎分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两种类型,是否自愈主要与病因、患儿免疫力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病毒性支气管炎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患儿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能出现轻微咳嗽、低热等症状,病程约1-2周可逐渐缓解。此时保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饮水量、维持空气湿润有助于症状改善。但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呼吸状态,若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细菌性支气管炎或混合感染患儿往往伴随持续高热、脓性痰液等症状,自愈概率较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可能引发支气管黏膜严重水肿,导致气道阻塞甚至肺炎。此类情况需及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更易进展为重症,绝对禁止等待自愈。
患儿居家护理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蔬菜泥等,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如咳嗽超过10天未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表现,须立即前往儿科或呼吸科就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帮助黏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