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早产

早产生下来的孩子存活率高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魏碧荷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七个月早产儿如何护理

七个月早产儿护理需注重保暖喂养感染预防发育监测和家庭支持。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护理重点包括维持体温稳定保证营养摄入预防并发症促进生长发育以及家长心理疏导。

1、保暖管理

维持中性温度环境对早产儿至关重要。使用预热的辐射台或暖箱,保持室温在26-28摄氏度,湿度55%-65%。接触婴儿前需温暖双手,更换衣物尿布时动作迅速。避免使用热水袋等局部加热设备,防止烫伤。监测腋温维持在36.5-37.3摄氏度,出现体温波动时及时调整环境温度。

2、科学喂养

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母乳需添加母乳强化剂。吸吮力弱者可采用鼻胃管喂养,每次喂养前回抽胃内残余量。喂养时保持半卧位,速度控制在15-20分钟每次。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有无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表现。无法母乳喂养时选择早产儿配方奶,按需逐步增加奶量。

3、感染防控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接触婴儿前后用消毒液洗手。奶具衣物需高温消毒,避免探视人员过多。每日进行脐部护理,使用75%酒精消毒至脐带脱落。皮肤皱褶处保持清洁干燥,出现红臀时使用护臀霜。发现皮肤脓疱疹呼吸频率增快等感染征象时立即就医。

4、发育监测

定期评估矫正月龄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早期发现脑损伤迹象。矫正月龄1个月起开始视觉听觉刺激训练,3个月起进行俯卧位抬头练习。建立早产儿随访档案,定期进行眼底筛查听力测试及脑电图检查。发现运动发育落后时及时转诊康复科。

5、家庭支持

指导家长掌握袋鼠式护理方法,每天皮肤接触不少于1小时。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培训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配备血氧监测仪的家庭需学会识别异常数值。建立医院家庭沟通渠道,出现呼吸暂停喂养困难等情况时能获得专业指导。

早产儿出院后需持续强化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避免对流风,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喂养后竖抱拍嗝20分钟,睡眠时采用仰卧位。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预防接种,矫正月龄6个月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记录每日体温喂养大小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联系新生儿科家长需学习识别呼吸急促呻吟声皮肤发绀等危险信号,掌握应急处理流程。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惊厥 皮疹 残胃炎 颈动脉瘤 乳头皲裂 胎儿水肿 病毒性肠炎 食管腐蚀伤 变异型心绞痛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