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松动可通过重新固定、调整绷带、就医检查、避免负重、观察症状等方式处理。石膏松动通常由肢体消肿、固定不当、活动过度、材料老化、外力碰撞等原因引起。
1、重新固定:
肢体消肿是石膏松动的常见原因。骨折初期因局部肿胀需加压固定,随着消肿石膏与肢体间隙增大。可临时用弹性绷带缠绕加固,但需保持血液循环通畅,避免过紧导致皮肤受压或远端缺血。
2、调整绷带:
固定不当可能导致石膏早期松动。若发现石膏边缘翘起或与皮肤分离,可用医用胶带横向加固石膏两端。禁止自行拆卸石膏或插入填充物,避免骨折端移位影响愈合。
3、就医检查:
活动过度易造成石膏结构性松动。频繁屈伸关节或提重物会导致石膏内部衬垫移位,需及时返院拍摄X线片确认骨折对位情况。医生可能选择更换石膏或改用支具固定。
4、避免负重:
材料老化会使石膏逐渐失去固定强度。日常需保持石膏干燥,避免水汽软化石膏层。上肢骨折患者应暂停提拿超过0.5公斤的物品,减少石膏承受的剪切力。
5、观察症状:
外力碰撞可能突然导致石膏断裂松动。需每日检查手指活动度与皮肤颜色,若出现麻木、青紫或剧烈疼痛,提示可能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或骨折再移位,需急诊处理。
骨折固定期间建议保持每日500毫克钙质摄入,可通过饮用300毫升牛奶或食用100克豆腐补充。未固定的关节需进行被动屈伸训练预防僵硬,如手指握拳练习每小时5次。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注意石膏边缘皮肤清洁,发现持续性瘙痒或灼痛需排除过敏反应。定期复查X线片确认骨痂生长情况,通常前臂骨折需固定4-6周。
牙齿松动可能与牙周炎、外伤或骨质疏松有关,可以适量吃牛奶、坚果、深海鱼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碳酸钙D3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并调整饮食。
牛奶富含钙和磷,有助于维持牙槽骨密度。坚果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可促进牙龈健康。深海鱼中的维生素D能帮助钙质吸收,对牙齿支撑结构有益。日常可将这些食物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搭配,增强胶原蛋白合成。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适用于牙周炎引发的牙龈肿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能控制细菌感染导致的牙齿松动。碳酸钙D3片可改善钙缺乏引起的骨质流失。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日常注意避免咬硬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定期进行牙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