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息肉大小、症状及患者需求综合判断。多数无症状的小息肉无须手术,但出现异常出血、反复感染或备孕需求时建议手术切除。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性赘生物,常见于育龄女性。直径小于10毫米且无不适症状的息肉可定期观察,每6-12个月进行妇科检查即可。这类息肉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或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频繁妇科操作有助于预防复发。
对于直径超过10毫米、引起接触性出血或月经淋漓不尽的息肉,或影响胚胎着床的备孕女性,建议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手术方式包括门诊进行的息肉钳夹术、宫腔镜下电切术等,操作时间短且创伤小。术后可能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需避免性生活及盆浴2周,降低感染风险。若病理检查提示息肉伴不典型增生,需进一步评估宫颈病变风险。
术后应加强生活护理,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使用卫生棉条。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西蓝花等促进创面愈合。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情况,若出现发热、腹痛或大量出血需及时返诊。合并宫颈炎或阴道炎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减少息肉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