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癌能否治好取决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治疗时机,早期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能达到临床治愈,中晚期患者则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后,5年生存率较高。对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IA期患者,根治性手术后无需辅助治疗,定期随访即可。小细胞肺癌局限期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部分可获得长期生存。病理类型为原位腺癌或微浸润腺癌的患者,手术切除后复发概率低。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且无淋巴结转移时,胸腔镜手术创伤小且预后良好。
中晚期患者需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再手术,可提高根治率。存在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片、奥希替尼片等,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采用依托泊苷注射液联合铂类化疗,可延长生存期。骨转移患者配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能缓解疼痛并预防病理性骨折。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时,胸腔灌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减少积液复发。
晚期患者以姑息治疗为主。针对EGFR敏感突变可使用阿法替尼片,ALK阳性患者适合克唑替尼胶囊。PD-L1高表达患者采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部分可获得长期带瘤生存。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能改善神经系统症状。终末期患者通过镇痛泵控制癌痛,营养支持维持机体功能。基因检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能显著提升疗效,二代测序技术可发现罕见靶点突变。
原发性肺癌患者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腹式呼吸锻炼,每周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出现咯血或持续性胸痛需及时就诊。心理支持对改善治疗依从性很重要,可参加抗癌俱乐部获得同伴支持。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所有治疗应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