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使用止泻药物等方式治疗。拉肚子脱水通常由腹泻导致体液流失过多、电解质紊乱、胃肠感染、食物中毒、慢性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是治疗轻度脱水的首选方法,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电解质,能快速补充水分和钠、钾等矿物质。常见药物有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溶液等。使用时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饮用。若伴有呕吐可尝试每5分钟喂服5毫升,症状缓解后逐渐增量。
2、静脉补液中重度脱水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常用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静脉补液能快速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适用于无法口服、持续呕吐或意识模糊的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尿量、血压等指标,防止补液过量。
3、调整饮食脱水期间应选择低渣、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苹果泥等。避免高糖、高纤维及乳制品。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4、补充电解质可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自制糖盐水,按500毫升水加1.75克食盐和10克白糖配制。香蕉、土豆等食物富含钾离子,适合腹泻后期补充。注意避免单纯大量饮用白开水,可能加重电解质稀释。
5、使用止泻药物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和保护黏膜,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可抑制肠蠕动,但细菌性腹泻慎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掩盖病情。
脱水期间应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变化,儿童和老年人更易出现严重脱水。恢复期继续补充水分,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食品卫生,避免生冷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少尿或无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肛门清洁,腹泻后可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皮肤破损。
大人拉肚子脱水的主要症状包括口渴、尿量减少、头晕乏力、皮肤弹性下降以及眼窝凹陷。脱水通常由腹泻导致体液大量流失引起,可能伴随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1、口渴腹泻时体内水分快速流失,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口渴中枢。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性口干舌燥,即使饮水后仍感不适。此时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
2、尿量减少脱水会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尿液浓缩且排出量明显下降。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尿液呈深黄色时提示中度脱水。可观察排尿间隔是否超过6小时,同时注意尿液有无氨味等异常。
3、头晕乏力体液丢失超过体重3%时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四肢沉重。这与血容量不足导致脑供血减少有关,严重时可能出现嗜睡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
4、皮肤弹性下降轻捏手背或腹部皮肤后回弹速度变慢是脱水的典型体征。测试时若皮肤褶皱持续2秒以上未恢复,表明体液缺失已达体重5%以上。婴幼儿患者可观察前囟门是否凹陷。
5、眼窝凹陷眼眶周围组织含水量降低会导致眼球周围出现明显凹陷,同时可能伴随泪液分泌减少。该症状常见于重度脱水患者,多与钠离子大量流失相关,需静脉补充生理盐水纠正。
腹泻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肠道负担。可适量补充含钾的香蕉、土豆等食物。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6小时内无尿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居家可配制糖盐水500ml温水+1.75g食盐+10g白糖分次饮用,每次50-100ml,每10-15分钟补充一次。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儿童及老年人脱水进展较快,需格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