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中医内科

什么是肠道息肉病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辉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肠道息肉病理有几种结果

肠道息肉病理结果主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和癌变息肉五种类型。

1、炎性息肉

炎性息肉通常与慢性肠道炎症有关,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患者。这类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可能伴随腹泻腹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炎症,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必要时通过肠镜下电切术切除息肉。

2、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是黏膜细胞过度增生形成的良性病变。息肉直径通常小于5毫米,表面光滑,可能与长期慢性刺激有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无须特殊治疗,较大息肉可考虑内镜下切除,术后定期复查肠镜即可。

3、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具有癌变潜能,根据组织学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这类息肉与遗传因素相关,可能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发现后应尽早切除,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术后每1-3年需复查肠镜监测复发情况。

4、错构瘤性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属于发育异常性疾病,常见于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息肉可分布于整个消化道,可能引起肠套叠、出血等并发症。治疗需根据息肉大小和位置选择内镜切除或外科手术,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家族筛查。

5、癌变息肉

癌变息肉指已发生恶性转化的息肉,多见于腺瘤性息肉进展而来。病理检查可见癌细胞浸润,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治疗需根据癌症分期选择内镜下切除、腹腔镜手术或放化疗,术后需密切随访监测转移复发情况。

发现肠道息肉后应完善病理检查明确性质,不同类型的息肉处理方式和随访策略不同。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戒烟限酒。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筛查。术后患者要严格遵医嘱复查,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颈肋 天疱疮 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 卵巢肿瘤 链杆菌病 尿道损伤 输尿管肿瘤 球后视神经炎 2型糖尿病性神经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