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脚踝后48小时内建议冷敷,48小时后可转为热敷。急性期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疼痛,慢性期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
急性扭伤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会导致皮下出血和组织液渗出,此时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患处,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可在冰袋与皮肤之间垫上薄毛巾。冷敷能有效缓解早期红肿热痛症状,同时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
受伤48小时后进入修复期,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淤血吸收。采用40℃左右温热毛巾外敷,每日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热敷可松弛肌肉痉挛,增加组织延展性,配合轻柔按摩效果更佳。但若患处仍有明显肿胀或皮肤发烫,应暂缓热敷继续观察。
恢复期间建议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避免过早负重行走,可借助拐杖分担体重。若72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皮肤青紫加剧,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可能。后期可逐步进行踝关节屈伸、绕环等康复训练,配合红外线理疗帮助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