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能否停药需由医生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心血管风险等因素综合评估,通常需满足长期血压稳定达标、无并发症等条件。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或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使血压长期稳定在目标范围内,医生可能考虑逐步减量。血压达标指诊室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需低于130/80毫米汞柱。减药过程需持续监测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观察有无晨峰高血压或夜间高血压现象。减药后仍需保持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非药物措施,定期复查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需先解除病因才可考虑停药,如肾动脉狭窄患者经血管成形术后血压恢复正常。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分娩后血压可能自然下降,但需产后随访至少12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谨慎评估,如老年患者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风险时,即使血压达标也可能维持最低剂量药物。合并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等靶器官损害者通常不建议完全停药。
高血压患者调整用药方案前应完成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确认全天血压平稳。停药后仍需每月测量血压,警惕季节变化对血压的影响。若出现头痛、眩晕等血压升高症状或测量值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立即恢复用药并就医。所有用药调整都应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配合血压日记和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