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腹水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透析干预等方式改善。
肾小球肾炎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影响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从而引发腹水。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帮助排出多余水分,减轻腹水症状。对于炎症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饮食上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高盐食物如腌制品、加工食品等。蛋白质摄入应适量,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
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出现呼吸困难、腹胀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可通过发病部位、病因及典型症状进行区分。
肾小球肾炎主要累及肾小球,多由免疫异常或感染后免疫反应引发,典型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急性期可能出现茶色尿或泡沫尿,慢性进展可导致肾功能减退。常见类型包括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肾盂肾炎则属于尿路感染范畴,病变集中于肾盂及肾实质,多由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为高热、寒战、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尿液检查可见脓尿和菌尿。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致病菌。
日常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进行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