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的棉球不宜长时间留置,通常建议在30分钟后取出,以减少感染风险并促进伤口愈合。
1、棉球作用:拔牙后放置棉球的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棉球通过物理压迫帮助血液凝固,防止伤口持续出血。留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棉球与血液粘连,增加取出时的疼痛和二次出血风险。
2、感染风险:口腔环境复杂,细菌种类繁多。长时间留置棉球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感染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3、伤口愈合:拔牙后伤口需要适当的空间和条件进行愈合。长时间留置棉球可能阻碍伤口自然愈合过程,导致愈合不良或延迟。取出棉球后,伤口应保持清洁,避免食物残渣滞留。
4、疼痛管理:取出棉球时可能伴随轻微疼痛,但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400mg片剂,每日三次,饭后服用,以缓解不适。
5、后续护理:取出棉球后,应避免立即进食或饮用过热、过冷的饮品。建议在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同时,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温盐水漱口,每日三次,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拔牙后的护理不仅限于棉球的处理,还包括饮食和运动的调整。建议在拔牙后的几天内选择软食,如粥、汤、蒸蛋等,避免辛辣、硬质食物。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漱口,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拔牙后不一定会出现脸部肿胀,是否肿胀与拔牙难度、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拔牙后脸部肿胀通常发生在拔除复杂阻生齿或创伤较大的情况下,例如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可能因手术时间长、去骨量多而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组织水肿。术后24小时内冰敷可有效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伴随明显疼痛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
部分简单拔牙如松动乳牙拔除、正畸牙拔除等操作创伤小,通常不会引起明显肿胀。这类情况只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24小时内漱口或剧烈运动即可。但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可能因愈合能力下降而出现异常肿胀。
拔牙后应避免进食过热过硬食物,24小时内禁止吸烟饮酒,若肿胀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