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通常建议切除,但并非所有情况都必须立即手术。扁桃体息肉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感染等因素有关,若未引起明显不适或功能障碍,可暂缓手术并定期观察。
扁桃体息肉体积较小且无临床症状时,可通过保守治疗控制病情。例如合并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减轻局部炎症。日常需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加强口腔卫生,减少咽喉部反复感染概率。若息肉未继续增大或影响呼吸吞咽功能,可每3-6个月复查喉镜监测变化。
当扁桃体息肉导致持续性咽喉异物感、吞咽困难、睡眠打鼾或呼吸不畅时,需考虑手术切除。尤其对于生长迅速、表面溃烂或病理检查提示不典型增生的息肉,应尽早行扁桃体息肉摘除术或扁桃体切除术。儿童患者因气道狭窄更易出现夜间憋醒等症状,家长需密切关注其呼吸状况,及时就医评估手术必要性。
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感染,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及过硬食物。日常应戒烟限酒,积极治疗鼻窦炎、反流性食管炎等诱发因素,降低复发风险。若术后出现持续发热、创面出血等情况需立即复诊。
鼻息肉不一定需要手术,多数情况下可先尝试药物治疗。若药物控制无效或伴随严重并发症时,通常建议手术切除。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良性肿物,早期体积较小时可能仅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此时可通过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配合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控制过敏反应。部分患者经3-6个月规范用药后息肉可明显缩小,症状得到改善。
当息肉体积过大导致持续性鼻塞、睡眠呼吸暂停,或引发鼻窦炎反复发作时,药物往往难以奏效。此时鼻内镜手术成为更有效选择,通过微创方式切除息肉并开放阻塞的鼻窦引流通道。术后仍需长期使用鼻喷激素预防复发,尤其对于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高风险人群。
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减少炎性分泌物刺激。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室内保持适宜湿度。若出现头痛、脓涕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防止炎症扩散引发眶内或颅内并发症。定期复查鼻内镜有助于监测复发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