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易发生于未适应高原环境的人群,主要有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者、心肺功能较差者、既往有高原反应史者、剧烈运动者、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者。
1、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者短时间内从低海拔地区快速上升到海拔超过2500米的高原时,机体缺乏足够时间应对低氧环境,易引发头痛、恶心等高原反应症状。建议采用阶梯式上升方式,每升高1000米停留1-48小时适应。
2、心肺功能较差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因携氧和供氧能力不足,在高原低氧环境下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出发前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必要时携带便携式氧气设备。
3、既往有高原反应史者曾发生过中重度高原反应的人群再次进入高原时复发概率较高,可能与个体对缺氧的敏感体质有关。这类人群需提前7天服用乙酰唑胺等预防药物,并避免单独行动。
4、剧烈运动者初到高原即进行登山、跑步等剧烈活动会大幅增加耗氧量,加速高原反应发生。建议抵达后保持24-72小时静息状态,活动强度遵循从散步到慢跑的渐进原则。
5、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者平原居民的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与高原居民存在生理差异,突然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时适应性较差。可通过出发前1个月进行有氧训练,途中补充葡萄糖溶液增强代谢适应。
进入高原前应进行阶梯式海拔适应训练,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准备红景天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缓解症状的药物。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或意识模糊时需立即下降海拔并就医,高原反应严重者可发展为肺水肿或脑水肿等致命并发症。日常加强有氧运动锻炼有助于提升机体耐缺氧能力,60岁以上老年人及儿童需格外注意行程安排。
白蛋白适合严重烧伤患者、肝硬化腹水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大手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等人群使用。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的重要蛋白质,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功能。
1、严重烧伤患者严重烧伤会导致大量血浆蛋白从创面渗出,引发低蛋白血症。白蛋白能快速恢复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水肿。烧伤后24-48小时内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可有效预防休克。需配合烧伤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外用药联合治疗。
2、肝硬化腹水患者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常伴有腹水和下肢水肿。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可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腹水回吸收。通常与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联用。治疗期间需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
3、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导致低蛋白血症和全身水肿。使用人血白蛋白可暂时纠正低蛋白状态,常需配合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
4、大手术后患者大型外科手术可能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术后输注人血白蛋白有助于维持循环血容量,促进伤口愈合。尤其适用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需配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早期应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这类患者存在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白蛋白能改善氧合指数。临床常用人血白蛋白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必要时需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反应。治疗期间需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使用白蛋白需严格遵循适应证,避免滥用。输注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普通人群无须额外补充白蛋白制剂,均衡饮食即可满足需求,可适量摄入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食物。存在基础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白蛋白制品,不可自行购买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