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结膜炎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斑贴试验等方式检查过敏原。过敏性结膜炎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化妆品、药物等过敏原引起。
1、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疑似过敏原提取液滴在皮肤上,用点刺针轻轻刺破皮肤表层,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红肿、瘙痒等反应,提示对该物质过敏。此方法快速、简便,适合筛查常见过敏原。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此方法准确度高,适合检测食物过敏原、药物过敏原等,但需要专业实验室操作。
3、斑贴试验:将疑似过敏原制成斑贴,贴于背部皮肤,观察48小时后皮肤反应。此方法适合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如化妆品、金属等,但需要较长时间观察。
4、鼻激发试验:将疑似过敏原滴入鼻腔,观察鼻部症状变化。此方法适合检测花粉、尘螨等吸入性过敏原,但可能引发强烈过敏反应,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
5、结膜激发试验:将疑似过敏原滴入眼结膜囊,观察眼部症状变化。此方法直接检测结膜对过敏原的反应,结果准确,但可能引发眼部不适,需谨慎操作。
日常护理中,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佩戴防护眼镜。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海鱼等,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
过敏性紫癜不一定必须查过敏原,但通常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可能与感染、药物、食物等因素有关。血常规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贫血,尿常规有助于发现肾脏是否受累,凝血功能检查可评估出血风险。过敏原检测虽然有助于明确诱因,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找到明确过敏原,且部分患者发病与过敏无关。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适用于有明确过敏史或反复发作的患者。
日常应避免接触可疑过敏物质,保持皮肤清洁,出现血尿或腹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