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可能涉及的疾病主要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多因阑尾管腔阻塞或细菌感染引发。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期为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可能伴随低热、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治疗需手术切除阑尾,常用术式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进展为阑尾穿孔或腹膜炎。
2、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多由胆囊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引起。疼痛位于右上腹,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因进食油腻食物诱发。伴随症状包括发热、黄疸、墨菲征阳性。治疗需禁食、抗感染,严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药物可选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
3、肠梗阻肠梗阻因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引发,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及血运性三类。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腹部听诊肠鸣音亢进或消失。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机械性梗阻常需手术解除粘连或切除病变肠段。药物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痉挛。
4、消化性溃疡穿孔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透浆膜层导致穿孔,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迅速扩散至全腹。腹肌紧张呈板状腹,肠鸣音减弱。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术后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制胃酸。延误治疗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
5、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与胆石症、酗酒等因素相关,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疼痛向腰背部放射。重症者可出现休克或多器官衰竭。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药物可选乌司他丁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
急腹症患者需绝对禁食并卧床休息,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建议家属记录疼痛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协助医生快速判断。术后恢复期应遵循流质-半流质-普食的渐进饮食原则,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刺激消化道。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评估恢复情况。
急腹症腹痛的程度可从轻微隐痛到剧烈绞痛不等,具体与病因、病变部位及进展速度相关。常见病因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胆囊炎、胰腺炎、消化道穿孔等,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评估。
急腹症初期可能表现为定位模糊的隐痛或钝痛,如胃肠炎或轻症胆囊炎患者多主诉上腹持续性胀痛。随着炎症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并定位清晰,典型如转移性右下腹痛提示阑尾炎,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右肩放射痛常见于胆石症。空腔脏器穿孔或肠系膜缺血时,突发刀割样剧痛可迅速波及全腹,患者常呈强迫体位。部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疼痛感知可能减弱,但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仍显著。疼痛程度与病情严重度并非绝对正相关,如肠梗阻早期绞痛剧烈但未发生肠坏死时生命体征平稳,而急性胰腺炎腹痛可能不及血淀粉酶升高显著。
出现急腹症相关腹痛时应立即禁食禁水,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建议采取屈膝侧卧位缓解腹肌紧张,记录疼痛起始时间、性质变化及伴随症状如呕吐、发热等。无论疼痛程度轻重,均需尽快至急诊外科或普外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CT等检查明确病因。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妊娠期、儿童及高龄患者更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