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三类。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代表,主要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这类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等作用,临床常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2、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主,主要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促进钠离子重吸收和钾离子排泄。这类激素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醛固酮分泌异常可导致高血压或低钠血症。临床常用氟氢可的松片治疗相关疾病。
3、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性激素包括脱氢表雄酮和雄烯二酮等弱效雄激素。这类激素在青春期前促进第二性征发育,过量分泌可能导致女性男性化。相关药物如达那唑胶囊可用于治疗某些内分泌疾病。
4、分泌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别由下丘脑和垂体分泌,通过负反馈机制维持激素水平稳定。应激状态下该轴活性增强,导致皮质醇分泌增加。
5、临床应用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常用制剂包括倍他米松乳膏、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等。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疗程,避免医源性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广泛影响。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激素分泌平衡。出现不明原因肥胖、血压波动或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17-羟孕酮、脱氢表雄酮硫酸酯等五项检测。
1、皮质醇:
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糖皮质激素,检测分为血清皮质醇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血清皮质醇需在早晨8点及下午4点分别采血,观察昼夜节律变化;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能更准确反映皮质醇整体分泌水平,常用于库欣综合征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诊断。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通过检测可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的病因。数值升高提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降低则可能为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检测时需保持静息状态,避免应激因素干扰。
3、醛固酮:
醛固酮检测包含立卧位试验,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卧位采血后保持站立2小时再次检测,比较体位变化对醛固酮分泌的影响。检测前需低盐饮食3天,并停用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
4、17-羟孕酮:
17-羟孕酮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特异性标志物,新生儿筛查常采用足跟血检测。成人检测需在卵泡期进行,数值异常升高提示21-羟化酶缺乏症,可能伴随电解质紊乱和性发育异常。
5、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雄激素前体,检测有助于鉴别多毛症或女性男性化的病因。数值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肾上腺肿瘤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降低则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有关。
进行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查前需遵医嘱调整降压药、利尿剂等可能干扰结果的药物。采血前保持正常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部分项目需空腹8小时以上,检测期间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检查后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若出现淤青可冷敷处理。日常注意记录血压波动和体力变化情况,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建议检查后适量补充高钾食物如香蕉、菠菜,避免高盐饮食影响醛固酮检测结果准确性。